OpenAI 表示若法院強制 Google 出售 Chrome,將有意收購,揭示 AI 新創對用戶入口的野心。OpenAI 指控 Google 濫用搜尋壟斷地位,包括拒絕提供搜尋 API、綁定預設安裝條款,限制競爭者進入市場。
(前情提要:美國司法部堅持要 Google 拆分出售 Chrome 瀏覽器,會影響 Web3 生態嗎?)
(背景補充:OpenAI免費開放「ChatGPT搜尋功能」不用註冊帳號也能用,Google要慌了?)
在美國司法部與 Google 的反壟斷訴訟中,OpenAI 近期的一席證詞掀起業界波瀾。據路透社稍早報導,在華盛頓的反壟斷審判中,OpenAI ChatGPT 產品負責人 Nick Turley 出庭作證時明確表示,若法院要求 Google 剝離 Chrome 瀏覽器業務,「OpenAI 會有興趣收購,其他企業也是」。
此舉不僅凸顯科技巨頭之間爭奪用戶入口的激烈競爭,也揭示 AI 時代下搜尋與瀏覽器角色的重塑,可窺見 OpenAI 在搜尋與用戶分發戰場上的野心。
Turley 指出:
目前 OpenAI 雖有在 Chrome 上提供 ChatGPT 擴充功能,但若能深度整合至 Chrome,將可以提供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體驗。
我們有能力讓使用者接觸到什麼是以 AI 為核心的體驗。
壟斷嫌疑 1:拒絕開放搜尋 API
Turley 同場指出,OpenAI 去年曾向 Google 提出使用其搜尋技術的申請,但遭婉拒。根據法庭上展示的內部電郵,Google 理由為「涉及太多競爭對手」。Turley 說道:
司法部要求 Google 與競爭對手共享搜尋數據,以恢復市場競爭,若成真,將有助於加速 ChatGPT 的產品進化。
他指出,搜尋是 ChatGPT 提供即時、準確回應的關鍵之一,但目前距離完全依賴自研搜尋技術回答 80% 問題,仍有數年時間。
壟斷嫌疑 2:與手機廠簽訂預設安裝合約
另外,Turley 也坦言,雖已與 Apple 敲定 ChatGPT 登入 iPhone 的整合合作,但在與三星談判方面幾乎寸步難行,原因是 Google 有能力投入比這家新創公司更多的資金。
「我們並非沒有努力,」他說。「但我們從未達到可以討論具體條款的階段。」
這也呼應司法部的論點:Google 利用與三星等廠商簽訂「預設安裝合約」來維護其搜尋引擎的壟斷地位,妨礙新興競爭者的分發途徑。
不過,為了回應司法部的壟斷指控,Google 後來有鬆綁其最新的合作條款,包括與三星、摩托羅拉、AT&T、Verizon 等,允許他們預載競爭對手的搜尋服務和其他應用程式。然而美司法部希望法官採取更強硬措施,徹底限制 Google 利用財務誘因來壟斷市場。
AI 與搜尋市場的權力重組
司法部目前要求法院採取包括「強制 Google 出售 Chrome」「開放搜尋數據授權」以及「禁止 Google 再花錢請手機廠把自家搜尋引擎設為預設」等強制性手段,來重建市場競爭。若裁定成真,這將是自 1980 年代 AT&T 被拆分以來,美國首次對科技巨頭進行業務剝離。
Chrome 身為全球市佔第一的瀏覽器,長期作為 Google 將使用者導入搜尋引擎與廣告的關鍵載體,其所有權與控制權是否轉移,可能深刻改變搜尋、瀏覽器與 AI 應用的競爭格局。
本案由聯邦地方法官 Amit Mehta 主審,預計於今年 8 月做出最終判決。若採納司法部建議,Google 勢必面臨業務結構與生態系統的大幅重整。而 OpenAI、Meta、Microsoft 等 AI 玩家,也將迎來全新的競技場。
瀏覽器是 AI 世代的下一個戰略入口
隨著 AI 聊天機器人快速滲透日常應用,OpenAI 與其他創新者的最大瓶頸之一,即是缺乏用戶接觸面。而瀏覽器作為進入網路世界的「第一站」,勢必成為下一波競爭焦點。
Nick Turley 強調:
「真正的選擇能帶來競爭,用戶應該要能選擇從哪裡開始探索內容。」
這場審判不僅關乎 Google 是否壟斷,更是關於在生成式 AI 崛起後,「誰擁有入口、誰主導接觸」的新賽局。OpenAI 想買 Chrome,說的不只是購買一款瀏覽器,而是對 AI 時代主導權的爭奪宣言。
📍相關報導📍
Google Map 要「懲罰五星評論送禮物」了,開放檢舉商業行為,最嚴重直接移除
Google Cloud警告:北韓IT間諜攻擊擴大,全球企業應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