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昨(10)日報導,ChatGPT 背後開發商 OpenAI 自行研發的第一代人工智慧(AI)晶片即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設計,並計劃將這款晶片送至台積電試生產,且一旦量產後,未來這款晶片有可能成為輝達晶片的替代品。
(前情提要:輝達AI晶片管制再升級!拜登卸任前擬設三級出口限制,台灣是哪一級?)
(背景補充:軟銀孫正義想打造下一個 NVIDIA!期望2026推出AI晶片、最快明年夏季公布原型)
據《路透》昨(10)晚報導,ChatGPT 背後開發商 OpenAI 自行研發的第一代人工智慧(AI)晶片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設計,並計劃將這款晶片送至台積電試生產,以利其在未來能夠減少對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依賴。
預計 2026 年量產
《路透》補充指出,這款晶片專注於 AI 訓練,如果試生產順利,將力拼能在 2026 年實現量產、有望加強 OpenAI 與其他晶片供應商談判籌碼的策略工具。
不過需要澄清的是,雖然這款晶片被設計為用於訓練和運行 AI 模型,但 OpenAI 最初的部署,其作用可能相對有限,畢竟 AI 晶片的設計與生產也不是能一步登天的簡單任務。
OpenAI 自研晶片會對輝達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知道,在當前 AI 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中,輝達的 AI 晶片目前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其高階 GPU 被廣泛用於各大 AI 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任務中。
為了有效降低成本及減少對輝達的依賴,其實除了 OpenAI 之外,包含微軟、Google、亞馬遜、Meta..等科技巨頭也都在積極研發自家 AI 晶片。一旦他們成功開發並量產,雖然可能難以撼動輝達霸主地位,但勢必仍會造成競爭壓力…不過這對整體生態系來說,或許倒也不是件壞事。
📍相關報導📍
奧特曼定律》OpenAI 執行長:使用AI成本每年會降10倍,未來AI將如空氣般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