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動區報導,於 11 月 19 日接受《CNBC》採訪時,即將卸任的美國證交委(SEC)主席克萊頓(Jay Clayton)表示比特幣是「支付工具」,而不是證券;更重要地,他認為,比特幣將會不斷成長,尤其時傳統支付效率持續低落的情況。
(前情提要:美國SEC主席:比特幣雖非證券,但作為「支付手段」將面臨更多監管措施)
現任 SEC 主席克萊頓(Jay Clayton)將在今年底卸任,比原訂計畫提早半年。而克萊頓本週四接受《CNBC》的採訪,罕見地透露許多他個人對比特幣的想法,包括認為「傳統支付系統效率的低落,是比特幣成長的理由。」
我們現有的支付系統,不管是境內或是全球範圍,都有效率低落的問題,而這是造成
比特幣或是其它穩定幣這類新興支付工具成長的原因。
克萊頓同時也補充:
我們未來會看到更多相同類似的發展。此類支付將逐漸成熟,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政府針對這類支付的監管行為。
“We determined that bitcoin was not a security, it was much more a payment mechanism and stored value,” says SEC Chairman Jay Clayton on #btc. “Our current payment mechanisms–have inefficiencies those inefficiencies are the things that are driving the rise of bitcoin.” pic.twitter.com/3r1mxzfgpi
— Squawk Box (@SquawkCNBC) November 19, 2020
延伸閱讀:美國政府|SEC今年罰款收入「46.8億美元」,1 名吹哨人「個人獲30億」檢舉獎金
傳統電匯 VS 比特幣:7 天與 1 小時的差距
克萊頓此番評論自然是其來有自。
雖然全球化已逐漸成熟,但國際電匯(Telegraphic Trasfer,T/T)的效率依然低落。假設小動要從彰化銀行轉帳給在美國的小區,並非直接跨行轉帳就可以,而是要透過「中間轉匯行(中轉行)」。
其過程為:國內匯款銀行 → 中轉行(國外) → 解款銀行(收款/受款銀行) → 入帳,整個過程快則 1 天,慢則 3 天至 7 天,
除了曠日費時外,三家銀行都「可能」會抽取手續費,等於一次匯款要被扒三層皮。
這還不是最糟的。要是用戶沒有銀行帳戶,例如移工或是非法移民,就需要找第三方電匯商。其手續費甚至有可能高達 10%。
相比之下,就算是網路塞車的情況下,比特幣每個區塊產生的時間約為 1 小時,只要給礦工「合理」的手續費,大約在 30 分鐘至 1 小時就可以轉帳成功;據目前 BTC.com 的數據,1 KB 的交易數據約需要支付 10 美元的手續費。
另外,若是大眾使用比特幣的第二層支付解決方案:閃電網路,便可在常轉帳的雙方之間開啟交易通道,轉帳時間幾乎是零秒到帳,且手續費低到甚至可以忽略。
延伸閱讀:閃電網路大進展!Lightning Lab 推出「無需帳密的」身份驗證協議 ,比特幣向企業應用再邁進
克萊頓對加密產業並不友善
在克萊頓主掌下的 SEC,近三年來對加密貨幣產業其實並不友善。
這主要是因為在克萊頓的任期,大量的 ICO 項目被歸類成證券,導致了如 Telegram 的 TON 區塊鏈項目胎死腹中,並需要返還投資人 12 億美元的資金;此外,如 EOS 和 Tezos 等明星項目雖然已經募資完成,但也被歸類成證券,EOS 支付「和解金」 2,400 萬美元,Tezos 則是計畫支付 2,500 萬美元息事寧人。
但這也不能全怪克萊頓。他在 2017 年 5 月上任,而那正是 ICO 浪潮的開端,不少投資人因誤信 ICO 項目,投資血本無歸;而若是依照 ICO 的募資方式,確實會被「Howey Test」歸類在證券募資架構。
站在克萊頓的立場,這是他「保護」投資人的方式。
一如在卸任聲明中所說的:
在克萊頓主席的領導下,SEC 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打擊詐欺並為創新鋪平了道路。
如今,克萊頓即將卸任,雖然拜登(Joe Biden)目前尚未指派新任主席,但外界已經在猜測可能會由歐巴馬時期 CTFT 前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繼任 。
若果真如此,將會對加密社群為一大利多。
好消息是,根斯勒已計劃在麻省理工開設比特幣和區塊鏈課程,因此他對於加密貨幣的知識將有助於未來內閣理解加密貨幣。
📍相關報導📍
美國SEC主席:比特幣雖非證券,但作為「支付手段」將面臨更多監管措施
重大利好!Grayscale以太坊信託核准成「SEC申報公司」,ETH大漲5%
10萬不夠!彭博分析師:比特幣兩年內會攻上 170,000 美元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