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神曾表示,在以太坊旅程中最大的遺憾(非技術性的)是倉促選擇了「8 位共同創始人」又讓大家走散的事情。
(前情提要:以太坊合併完成,正式邁向 PoS!V神:這是 ETH 生態歷史性的ㄧ刻)
(相關補充:8年PoW宣告終結》以太坊簡史:V神、中國挖礦業,與 NVIDIA)
2014 年 6 月 7 日,在八位共同創辦人的見證下,以太坊的構想在瑞士樹林中被稱為「太空飛船」的出租屋中誕生。如今,最高市值可超過 1500 億美元。其實自從以太坊誕生誕生以來,加密行業就引起了一場風暴,甚至掀起了web3 世界裡一波又一波熱潮,比如從 1CO,NFT,到Defi、IDO 等概念。甚至就連Web3 的概念,都是來自於以太坊的一名共同創辦人。
而以太坊作為這場風暴的中心,一群理想主義者建立起來的關於去中心化的共識,內部也有很多風暴。本來以太坊的創辦人名單很長,據其創辦人之一 Anthony Di Iorio 描述。在 2013 年 12 月,以太坊創辦人有五位,他們是:Vitalik Buterin, Anthony Di Iorio, Charles Hoskinson, Mihai Alisie 和 Amir Chetrit,而後在 2014 年,另外三位加入成為共同創始人,他們是:Joseph Lubin, Gavin Wood, 和Jeffrey Wilcke。
後來八人分崩離析,目前只剩 V 神還在為以太坊工作。導致八人之間出現裂痕的主要原因是關於以太坊應該成為一家營利性公司還是保持非營利的一次激烈爭吵。所以儘管以太坊一開始共有8 位共同創辦人,但是在以太坊社群壯大的過程中,類似這些難以調和的非共識的部分,讓以太坊和 V 神每一步往前,都以社群思想的分裂和團隊成員的離開作為犧牲。
今天,大家除了對 V 神比較熟悉之外,另外幾人的名字或許都不為人所知,而這也是今天白話區塊鏈想要分享的內容。
01 成了競爭對手的那些人
1)社群競爭者 Charles Hoskinson
Charles Hoskinson 是以太坊最初五位創辦人之一,出生於夏威夷他本來希望成為一個數學家,但是發現比特幣的魅力比數學更有趣,於是開始投身於區塊鏈行業。
2013 年 12 月 Hoskinson 被任命為 CEO,負責瑞士基金會及其法律框架制定。在以太坊發展初期,他作為 CEO 為以太坊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特別是在基金會的成立和發展以及建立法律框架等等基礎工作方面。
然而,他在這個項目上的時間在幾個月內就結束了,部分原因據說是他與其他創辦人的關係不和。而且Hoskinson 希望以太坊成為一家營利性公司,但 V 神希望它成為一個非營利性平台。關於離開事件還有小道消息說:他自己說是主動離開了,但其他人說 V 神解雇了他。無論哪種方式,眾所周知,兩人並不是特別喜歡對方,並且偶爾還會挖苦對方的處事方法。
2016 年的 DAO 事件導致 Ethereum 分叉,剛好 Charles藉由此事轉而支持以太坊經典(ETC),隨後,他便離開去創立了 Cardano 。ADA(艾達幣)是該項目的 Token,Cardan o是一個正在開發中的新一代區塊鏈智能合約平台,致力於成為更便捷、更高速、更智能的新一代底層基礎公鏈,號稱是第一個以科學哲學和以研究為首驅使導向的區塊鏈項目。
Cardano 的發展方式與以太坊不同之處在於,Cardano 研究先於實踐,發展比較保守,但可能更易被傳統行業所接納。其 ADA 加密貨幣在 2021 年飆升。Cardano 還允許用戶構建自己的項目,目前,社區參與者比較多,現在也是以太坊的一個有力競爭者。
2)公鏈競爭者 Gavin Wood
Gavin Wood 最為人稱道的能力之一就是強大的工程能力,也就是通過合理的架構設計和編程,把想法變為代碼的能力。很多區塊鏈開發者的心中,他是大神級開發者和技術領袖。
2013 年,對區塊鏈產生了一些興趣的 Gavin 通過一位老友認識了 V 神。聽了 V 神關於以太坊的想法後,Gavin 覺得讓區塊鏈可以編程這個想法很有意思,決定幫助 V 神將以太坊寫成代碼。2014 他去了邁阿密,和 V 神以及另外幾個創辦人一起創立了以太坊。在這裡,Gavin 開發出了第一個可運行的以太坊版本,一般被稱為以太坊PoC 1 或者 Alpha 版本。之後,Gavin 擔任了以太坊的首任 CTO,2014 年他撰寫了「以太坊黃皮書」,其中定義了以太坊虛擬機(EVM),是首個區塊鏈狀態機的正式技術規範。
在之後的兩年中,Gavin 全身心投入到了以太坊的開發中,包括搭建通用平台架構,完成了以太坊 C++ 客戶端的大部分開發工作,還設計了用於編寫以太坊智能合約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 Solidity。
Web 3 的概念就是由 Gavin Wood 在 2014 年就提出,即建立一個去中介化的、自由的網路環境,以打破當今互聯網的壟斷,將數據、隱私等還給用戶, 並且他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消除各大平台對用戶的剝削,用更多真相確保一切如期望進行,讓整個社會不必再依靠人為信任來運作。他對 Web3 核心概念總結就是:「少一分信任,多一分真相(Less trust, more truth)」。
2015 年底,Gavin 離開以太坊,隨後創立了 EthCore。Gavin 是一個喜歡挑戰有野心的的人,在漸漸聚集了來自15 個國家的 60 多位開發者後,他提出用 Rust 語言編寫了以太坊 Parity 客戶端,EthCore 發展為 Parity 科技,性能遠超 Geth 和 C++ 客戶端。他說這正是我們想要學習和關注的事情。
這就是區塊鏈協議波卡 Polkadot,一條被認為有能力成長為一個全新的、以取代以太坊的鏈。如今,波卡確實成為以太坊的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
Gavin 離開以太坊的原因不得而知,一些猜想認為可能 Gavin 和 Vitalik 在以太坊的發展道路上產生了分歧。在後來的一些採訪中,Gavin 也確實提到過,他不贊同以太坊通過硬分叉進行治理的方式,而且他認為僅能使用ETH 支付手續費讓以太坊背離了成為「自由競爭的 DEX」的初衷。似乎在 Gavin 的心中,以太坊無法實現他對 Web3.0 的構想。
02 成了合作夥伴的那些人
1)有錢有實力的 Joseph Lubin
Joseph Lubin 是以太坊 8 位創辦人中經驗最為豐富的一位, 1987 年來自英國的 Lubin 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獲得了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學位。畢業後,Lubin 從事過軟體工程、音樂製作、商業和金融領域的多元化職業。後來,Lubin 對加密貨幣產生了興趣,並通過加拿大比特幣聯盟與加拿大同胞 Di Iorio 取得了聯繫。
2014 年,他認識了V神,在看了V 神的白皮書之後,他也相當認可,於是在被邀請加入聯合創辦人小組時欣然前往,當時他負責並提出用 C++ 編程語言編寫以太坊的架構,所以主要負責了技術的部分。再加上他家財力雄厚,和 Di Iorio 一起,為以太坊最初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財力支持。
後來以太坊選擇成為非盈利組織時,Joseph 因為不同的發展願景而離開了以太坊社區,Lubin 創立了營利性以太坊開發公司 ConsenSys,該公司在網路上推出了許多不同的項目。一個例子是被大家熟知的小狐狸錢包MetaMask。
因為J oseph 希望自己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而 Consensys 不再只專注於以太坊開源開發,而是更多地聚焦於構建應用程式,並且大量孵化區塊鏈新創企業。主要是基於以太坊平台相關的,但也不排斥基於其他平台的,比如Filecoin 或Polkadot。
目前 Consensys 已成為其他區塊鏈新創公司的孵化器,同時也很很多傳統公司保持合作關係,如摩根大通、瑞銀、英國石油、英特爾和微軟等等。
延伸閱讀:Metamask開發公司ConsenSys:給 Solidity 開發者的 16 個安全建議
2)信仰比特幣的 Mihai Alisie
Alisie 來自羅馬尼亞,於 2010 年畢業於錫比烏的盧西安布拉加大學,他的專業是控制論、經濟資訊學和統計學。
一開始 V 神為了研究比特幣在一些論壇和部落格上寫文章,比特幣發燒友 Mihai Alisie 剛好看到,於是兩人開始積極聯絡,最終在 2011 年底共同創辦了比特幣雜誌 Bitcoin Magazine。當時 V 神是首席撰稿人,Alisie 是主編。
後來 V 神創建以太坊,Alisie 積極響應,他幫助建立了以太坊在瑞士的基地,合併了最初的新創公司,領導瑞士創建對以太坊眾籌活動至關重要的商業基礎設施和法律框架,比如為以太坊這家剛起步的加密公司開設了一個銀行帳戶(據說那時候這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情),就預售活動至關重要的法律框架與律師和瑞士官員打交道等。
Alisie說,「在早期,這是一群有偉大想法和雄心壯志的人,尚不清楚會取得成功。」
在以太坊的早期,他還輔助制定以太坊的戰略規劃,以太坊基金會副主席的工作。直到 2015 年末,在探討完以太坊是否需要盈利之後,由於不符合預期發展,他開始隱退漸而投身於以太坊的社交框架 Akasha。Akasha 採用以太坊和 IPFS 來構建應用,Alisie 的社交框架還希望藉助以太坊 2.0 和 Filecoin 得到更大發展。
03 離開了幣圈的那些人
1)已退圈的 Anthony Di Iorio
Anthony Di Iorio 和 V 神一樣,也來自多倫多。他經營範圍很廣,曾涉足營銷和風險投資事業。他也是加拿大比特幣聯盟執行董事,曾經組織了多倫多首個比特幣峰會。2012 年 11 月,他在一次比特幣聚會現場和 V 神結識。
他與上面提到的創辦人 Joseph Lubin 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也是一個家底雄厚的富二代,主要是有個富爸爸。2013 年底,參與資助並共同創立了以太坊。具體負責項目沒有詳細資料。不過表示參與以太坊的原因很簡單,為了賺更多錢。
他退居二線的原因也與 Joseph 也類似,他不支持以太坊採用非盈利的方式運作,在以太坊確立了非盈利的運營模式後,Di Iorio 逐漸隱退,後面便很快離開了。離開之後 Di Iorio 曾短暫地擔任過多倫多證券交易平台的首席數字官。但是有錢的好處是自由,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他想著手裡有資產不如再整點大事。於是在2016年離開並創建了 Decentral,開發 Jaxx 數位錢包。該錢包於 2018 年 5 月首次推出。同年,Di Iorio 入選《富比世》雜誌排名前 20 位的加密貨幣最富有人士,當時估計淨資產為 7.5 億至 10 億美元。
但在 2021 年夏天,Anthony Di Iorio 宣布,基於個人安全考量,將退出幣圈,並打算以「數億美元」的價格賣掉旗下區塊鏈公司 Decentral Inc。而對於持有的加密貨幣數量,Anthony Di Iorio 沒有透露,並表示會和參與的其他新創公司斷絕關係,也不再資助任何區塊鏈項目,後續會打算投身於慈善事業和其他領域。
延伸閱讀:生命危險!以太坊共同創辦人宣佈「離開加密貨幣產業」、賣掉公司
2)投資主義者Amir Chetrit
這是一位來自以色列主修計算機科學的專業人士,不過他的職業生涯中第一桶金來自於房地產開發,他在 2008 年退學,然後涉足房地產,當時因為金融危機也開始對傳統金融體系產生懷疑。後來他開始涉足比特幣,感覺是個賺更多錢的好機會。
2013 年 9 月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比特幣活動上,Amir Chetrit 遇到了 V 神。
在遇到 V 神時,他正在與以色列新創公司 Colored Coins 合作,該項目旨在管理作為比特幣網路頂部 Token 的現實資產。V 神在提出以太坊之前,也曾參與過該項目。2013 年 12 月,Chetrit 受 V 神邀請加入以太坊的創建。
畢竟是做房地產的和投資的,可能對技術和以太坊的願景熱情不夠,他具體負責的事務也沒有過多介紹。在 2014 年 6 月的共同創辦人會議上,Chetrit 因缺乏對以太坊的投入而受到以太坊開發人員和其他共同創辦人的抨擊,並選擇辭職。後投身於其他行業。
3)回家當奶爸的 Jeffrey Wilcke
另一位開發者 Jeffrey Wilcke 在荷蘭從事第一個 1CO 的 Mastercoin 工作時,接觸到以太坊,從此便非常感興趣,所以決定悄悄地用 Google 的 Go 語言編寫一個實現頁面。2014 年初,他與 Gavin Wood 一起加入了創辦人名單。
Wilcke 軟體頁面搭建之旅也叫 Go Ethereum,簡稱為“Geth”。他可以算得上是以太坊發展早期的一個重要的開發者,當 Gavin Wood 使用 C++ 實現以太坊的時候,Jeffrey 採用 golang 同樣實現了以太坊。這開創了區塊鏈發展的先河。
不過在經歷了以太坊硬分叉、一系列駭客事件、以及兒子出生後,Wilcke 將 Geth 的監督權交給了他的得力助手 Peter Szilagyi。目前,他與哥哥 Joey 一起經營著一間遊戲開發工作室 Grid Games,之前曾有消息顯示他曾出售一些 ETH 以資助 Grid Games 招募開發人員。
04 不忘初心的 Vitalik Buterin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被中國粉絲叫作「V 神」。基本上能被稱為「神」的,身上都有傳說。
首先是 V 神的神童形象,他算是位天才少年,小時候就很擅長數學和編程,上大一時,就獲得了2012 年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銅牌。
但是其光輝形象和性格外貌又有些反差感。V 神體型瘦小,像個「小精靈」,走路有些僵硬,但跑得不慢。有一次參加以太坊社群的活動,出了會場就開溜,粉絲們在後面沒攆上他。而且他性格內向,也沒有興趣打扮自己,穿著簡單舒適,說話的時候偶爾嘴角抽噎一下,大部分時間都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多傳說就是這麼來的:
V 神是個自閉症神童、V 神有一次在火車上穿了兩隻圖案不一樣的 Hello Kitty 襪子、V 神把所有財產裝在一個手提箱裡、V 神吃檸檬不去皮。但是根據相關報導,V 神的父親都予以了否認。奈何以太坊社群裡的人們,很熱衷於為 V 神的神秘形象「添磚加瓦」。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
啟發他探索比特幣和新興的加密行業的原因是他玩的遊戲。他從 13 歲(2007 年)就開始接觸魔獸世界,從此變成死忠粉。到了 2010 年,由於暴雪公司的系統升級,V 神遊戲中的角色屬性被迫做了一些調整。他無法接受,從此棄玩了魔獸世界這個遊戲。隨即他也意識到了中心化的服務的可怕。
那個時候,V 神開始把政府監管和公司中心化控制視為一種原罪。順理成章,比特幣去中心化和不被任何個人、機構控制的屬性引發了他濃厚的興趣。於是當聽到比特幣的時候,他眼前一亮。後來他在各種論壇上尋找一份能用比特幣支付工資的工作,因緣巧合,剛好有一份可以讓他寫文章賺比特幣的機會。
以太坊這個想法的誕生,最初源自 V 神想要改進比特幣。當時作為專欄作家,在進行大量研究後,他發現了比特幣的一些局限性,開始試圖在社區提出建議,但是那時還是人微言輕,比特幣社區的大佬對他的想法並不怎麼搭理。
剛好 V 神擅於解釋事物,他索性根據 BTC 背後的理念寫了一個白皮書,提出搭建一個新平台,在這裡任何可以去中心化、抗審查應用程式都可以存在。於是一個擁有更廣泛用途、可以兼容更多應用的區塊鏈平台——「世界計算機」由此誕生了。
在以太坊總市值超過 5000 億美元時,V 神曾坦言,沒想到以太坊會成為一個龐然大物,沒想到事情會變得如此複雜,「我當初創建以太坊的時候,只是想著在幾個月之內完成它,然後回去上大學。」
不過,不管是從個人品牌形象上,還算專業技術上,V 神對以太坊的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近年來,他漸趨退居二線,專注於以太坊 2.0,也是唯一仍在從事以太坊相關工作的共同創辦人。
05 小結
確實,在以太坊的八位共同創辦人中,不論是已經成為競爭對手得 Charles Hoskinson 和Gavin Wood,還是已經退出行業另尋其他發展的 Anthony Di Iorio、Amir Chetrit 和 Jeffrey Wilcke ,抑或已經創辦了公司來幫助構建以太坊的應用程式和社區層的 Mihai Alisie 和 Joseph Lubin,只有 V 神還在。
V 神曾表示,在以太坊旅程中最大的遺憾(非技術性的)是倉促選擇了「8 位共同創辦人」又讓大家走散的事情。把各大神聚集在一起簡單,但是讓其思想一致團結起來,V 神說是以太坊發展中最難的一課。
「在小團體中的人們比我想的更難緊密協調。你沒辦法讓大家圍坐成一圈,然後審視著彼此與生俱來的善良這樣去相處,更不要說還是在面臨著巨大激勵衝突的同時了。」
—— V神
現在以太坊被稱為 Web3 的「黃埔軍校」,儘管早期創辦人紛紛開創新的事業,但以太坊的生態已經形成,開發者社區不斷壯大,而當下市值排名靠前的公鏈和項目的創辦人,也很多是來自前以太坊社群的成員,他們都在積極推動和壯大 Web3 的發展。這大概就是與傳統行業不同的地方,或者說是區塊鏈的魅力,給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去中心化也能蓬勃發展展現自身生命力。
📍相關報導📍
以太坊合併完成後,分道揚鑣的PoW社群、PoS社群將去往何方?
V神觀點》我對以太坊的影響力一直下降;PoS 安全性是 PoW 的 20 倍!
Vitalik撰文「以太坊Layer3的願景」: 怎樣的L3才合理?不該重複堆疊Rollups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