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而言,過去的十年可以說是「量化寬鬆的十年」(decade of QE),而長期的量化寬鬆對世界經濟帶來了什麼改變,又會對數位貨幣帶來什麼衝擊?本文引用外媒 Coindesk 2019 年年度回顧觀點,探討過去十年的量化寬鬆將會如何影響數位貨幣的未來。
量化寬鬆常被解讀為間接的「印鈔票」:中央銀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購入債券等,使商業銀行在央行開設的結算戶口內的資金增加,進而為外部的銀行體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但是,採取激進的量化寬鬆政策以應對利率的「零下限」(zero lower bound)也帶來其他問題,如果量化寬鬆然控制不當,將可能帶來失控通膨、熱錢四處流竄、資產價值被過度高估、泡沫經濟破滅等風險。
零下限:是一個宏觀經濟問題,當短期名義利率為零或接近零時發生,導致流動性陷阱,限制中央銀行刺激經濟增長的能力。
自 2009 年底以來,採取量化寬鬆的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央行皆已在資產負債表中增加了近 10 兆美元的資產;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儘管有時下跌、但多數時間他們都在上漲,「而這是因為貨幣政策制定者在掌控著名為量化寬鬆的藥品。」CoinDesk 的內容編輯長 Michael J. Casey 這樣表示道:
「有許多理由可以相信,這種大規模的干預已經造成了巨大的扭曲。」
史上最大的資產泡沫
此外,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的股票策略師近期也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正帶著 5,000 年來最低的利率、歷史上最大的資產泡沫(asset bubble)、一個正在升溫的星球,以及逐漸緊縮的債務和人口一起進入下一個十年。」
警告信號表明,量化寬鬆推動的市場成長與世界的現實完全脫節;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的全球策略長 David Kelly 也認為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下降了,他說道:
「通貨膨脹率和利率仍然很低,中央銀行未能刺激經濟……;央行進一步調降本來就已經很低的利率可能最終會被發現對經濟有害,極端地服用任何藥物都會變成有毒物質。」
Casey 表示,量化寬鬆的十年似乎是央行權力和影響力的最終體現,但下一個十年可能會產生相反的結果,展現讓央行無能為力的逆轉;而且令人擔心的是現在他們已經用盡了全部彈藥,沒有為下一次危機留下其他準備。
加密貨幣的十年?
對於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說,過去十年可能是「加密貨幣的十年」,在這十年中,加密貨幣越來越壯大、他們迎來牛市也度過熊市,一萬顆比特幣能買的從披薩變成豪宅,加密貨幣已經慢慢在市場上展穩腳步。
「將來,當我們回顧比特幣的出現時,我們可能會得出結論,這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金融發展。就像其他事物一樣,它改變了我們對金錢的思考方式。」Casey 這樣寫道,不過儘管如此,他並不認為後量化寬鬆時代(post-QE era)就代表比特幣時代。
與每天在外匯市場上交易的數兆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的日常交易量(通常為數十億美元)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因此 Casey 認為,比特幣比起成為新的全球貨幣標準,比特幣更可能成為數位黃金。
延伸閱讀:NBA 達拉斯小牛隊老闆:比特幣跟黃金都有價值,但比特幣比較好
「換句話說,在數位時代,比特幣將與現在黃金的地位相提並論:一種不受政府干預的安全儲值資產。」
Casey 如此表示。
他也提到臉書的天秤座項目(Libra)和中國積極推行的數位人民幣,Casey 指出,那些由法令支持的原型與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根本上的不同在於它們的記錄保持和貨幣政策均由中央管理。然而,這些仍然大量借鑒於比特幣所確立的核心突破。
「如果數位法定貨幣變得司空見慣,它們最終將取消銀行的『經濟交換』這項核心工作,而將其委託給長期貸款功能;這意味著銀行不再由中央銀行作為管理我們的貨幣條件的核心中介。」
此外,如果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代幣(Coin)到代幣的原子交換和基於智能合約的託管解決方案,那麼數位法規的興起可能很快意味著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統治地位結束,這將會對美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量化寬鬆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而現在金融市場因為量化寬鬆暴露了以銀行為中心的現有系統的侷限性,且隨著科技發展出現了加密貨幣的替代模型,我們可以預見再幾個十年以後,現在這些我們所熟悉的金融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
?相關報導?
世界黃金協會(WGC): 比特幣不是黃金的替代品
瑞波|Ripple 執行長:到 2020 年時,世界前 20 大銀行中將有一半擁有加密貨幣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