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加密貨幣(虛擬通貨)產業的監管規範向來在全球都具有領先的地位,明確的監管政策也造就了良好的創業環境,更讓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爭相湧入,希望能領取日本金融廳(FSA)頒發的牌照,以獲取用戶的信任;現在,日本政府又將再度加大監管力度,期待能支撐產業的持續成長。
日本眾議院在去年 6 月修訂了兩項加密貨幣監管法案,分別是《支付服務法案(PSA)》及《金融工具和交易所法案(FIEA)》;不過,該法案原預計將在本月正式生效,卻因意外事故延遲至 5 月 1 日才開始實施。
需要知道的是,日本並未新增特定的法律來規範加密貨幣產業,而是修改現有金融法案來為加密資產提供合法地位;事實上,《支付服務法案》的修改策略,其中一項就是更動業界的基本術語,統一將這類金融工具稱為「加密資產(crypto asset)」,而非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
根據日本《官報》在本月 3 日公布的消息顯示,《支付服務法案》和《金融工具和交易所法案》將在下月正式上線;這意味著,自 5 月 1 日起,在日營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將需要再管理用戶現金流的同時,對用戶資金提供單獨的託管作業。
簡單來說,就是交易所必須尋找獨立的第三方協助,使用例如冷錢包這類的「可靠方法」來管理用戶資產;此外,假使用戶堅持使用熱錢包進行管理,交易所就必須持有等同於用戶資產的加密貨幣儲備,以防止再駭客盜竊事件發生時無法進行償還。
延伸閱讀:專訪華爾街機構投資人|什麼是託管?為什麼富達 FDAS 取得紐約「信託執照」很重要?
延伸閱讀:SBI 領投 國發基金跟投!台灣錢包技術新創「庫幣」完成「5億規模 B輪融資」
STO、衍生品市場進入規範範圍
在《金融工具和交易所法案》方面,則是修改對電子紀錄轉讓權(ERTRs)的概念,意圖以此對首次代幣發行(ICO)及證券型代幣發行(STO)進行規範;在其定義中,所謂的 ERTRs 其實指的就是具有預期利潤的發行代幣,即是證券型代幣。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衍生品也將根據法條修訂納入監管範圍內;據了解,儘管日本在加密貨幣產業的監管上已經領先許多國家,但在佔有高達 80% 以上加密貨幣交易的衍生品市場上,日本監管機構基本上不具完整的管理權限,這個局面也將隨著《金融工具和交易所法案》生效後出現轉機。
總括而言,《金融工具和交易所法案》將能有依據地防堵以欺詐手段發行的 ICO、STO,也同時能管制仍相當混亂的衍生品市場;根據《日本時報》報導,日本金融廳已與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協商,恐將在春季強制修法調降保證金交易的槓桿利率至最高 2 倍。
?相關報導?
新時代來臨!韓國國會特別金融修正案:加密貨幣納入正規體系,比特幣隨即大漲
結束混亂時代!美國 SEC 擬簡化證券發行「豁免權」規範,加密產業該注意什麼?
解讀STO新進展|台灣櫃買中心今釋出「虛擬通貨業務管理辦法」,嚴格堪比《證交法》
趁亂挑戰霸權?中國央行宣布「數位人民幣 DCEP」完工。下一階段起草法規立案、金融機構監管交涉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