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Fi 是一個新興領域,參與者可以通過資助或開發與機器人相關的活動,在鏈上獲得收益。本文源自 Fishmarketacad (evm/acc) 所著文章,由 深潮 TechFlow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AI Agent 融合 Web3,機器人幫你鏈上理財時代要來了? )
(背景補充:Alpha掘金》黃仁勳助攻,FrodoBots Labs能善用「Web 2+3 機器人」創造新財富效應? )
我最近在看機器人行走的視訊,早晨散步時不禁想到:如果機器人…… 但在鏈上呢?
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是通過程式碼自動化金融流程,而機器人則是自動化物理任務。將兩者結合,是自動化發展的自然延伸。如果我們相信可程式設計貨幣、智慧合約和人工智慧的力量,那麼將這種可程式設計性擴展套件到機器人 —— 作為物理的可程式設計 AI 代理 —— 就是一個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目前機器人領域的行業領導者之一是 Unitree(宇樹科技)。
現實來看,像 Unitree 這樣的機器人距離主流應用還有數年時間,而讓機器人上鏈聽起來更像是一個更加遙遠的夢想。但既然我們在暢想未來……
今天這樣的設想如何實現?
當前的機器人在硬體層面並未直接與區塊鏈互動。它們沒有內建區塊鏈節點或加密處理器(不過這是另一個有趣的想法,可以留待以後探討)。
因此,要讓現有機器人上鏈,我們需要一個橋接或中介層 —— 通常是一個鏈下服務或伺服器 —— 來將機器人連線到區塊鏈。每個機器人還需要分配一個錢包地址。
Unitree 機器人通過其現有的通訊能力(如 Wi-Fi、乙太網,甚至可能是蜂窩網路)通過標準網路協議(如 HTTP、WebSockets 等)連線到鏈下服務。鏈下服務則利用標準區塊鏈庫和 API(如 Web3.js、Ethers.js)與區塊鏈互動。
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可以通過鏈下服務觸發 Unitree 機器人的動作。例如,當鏈下服務檢測到某個與機器人繫結的錢包地址收到付款時,它會向機器人傳送指令以執行某些任務。
我還假設未來的機器人將像智慧合約一樣可程式設計,它們可以執行各種「動作指令碼 / 機器人策略」,這些指令碼可以由獨立開發者建立,從而將機器人視為物理的智慧合約或 AI 代理。
這些指令碼的建立初期可能會像「狂野西部」般自由,開發者可以為機器人編寫幾乎任何任務的指令碼,除了某些被禁止的行為。例如,可能會有一個獨立的安全或管理系統,即時監控並阻止機器人執行任何危險操作。當然,這只是我們的暢想。
這將使機器人公司能夠專注於機器人本身,而不必過多關注機器人可以執行的服務。機器人服務將被「外包」給開發者。通過鏈上(經由鏈下服務執行)提供的機器人服務即為 RobotFi。
換句話說,RobotFi 是一個新興領域,參與者可以通過資助或開發與機器人相關的活動,在鏈上獲得收益。
RobotFi 有哪些潛在用例?
超額抵押的家庭服務租賃
類人機器人最受歡迎的用例之一是協助完成家庭服務。
然而,執行機器人服務在初期可能伴隨著許多風險。
機器人可能會發生故障、出錯、受損,或者表現不如預期。傳統的租賃或服務模式依賴於對平臺或服務提供商的信任。
而這正是 RobotFi 可能大有可為的領域。
與其依賴中心化的保險公司或企業擔保,不如通過開發鏈下服務將機器人引入鏈上,並進一步為機器人開發相關服務(如家庭服務)。為了保障這項服務,開發者可以吸引鏈上流動性提供者(LP)提供抵押品,作為保險或經濟安全的保障,並以此換取由該服務產生的真實收益。
機制解析:
機器人策略保險池(Robot Strategy Insurance Pools):
LP 將抵押品存入保險池,充當機器人策略的保險提供者,並從策略產生的收益中獲取回報。
機器人策略保險購買者(Robot Strategy Insurance Buyers):
機器人策略的建立者可以從這些保險池中購買策略保險。保費的高低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機器人的型別和價值、任務的風險程度以及所需的保險覆蓋範圍。
智慧合約控制的賠付(Smart Contract Controlled Payouts):
保險由智慧合約管理,這些合約定義了觸發賠付的條件。例如,如果機器人策略失敗(可能通過機器人診斷報告鏈下服務並上傳至鏈上),智慧合約會觸發賠付機制,從 LP 的抵押品中賠償使用該策略的使用者(類似於「削減機制」)。如果一切按計劃順利完成,機器人診斷將向鏈下服務報告任務完成情況,並向 LP 支付收益。
在上述例子中,我將機器人和機器人策略分開,但將機器人與機器人策略作為一個整體出租也是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保障可以擴展套件到機器人本身。例如,如果機器人在租賃期間受損,賠付將支付給機器人的所有者。
此外,租賃者可能需要進行一定的 KYC 驗證(以防他們「帶著機器人跑路」),租賃者的信用資質也可能影響保費成本。例如,如果租賃者在鏈上有良好的聲譽和 / 或較高的收入(可能通過零知識證明驗證),則開發者需要支付的保費成本會更低,反之亦然。
總結:類比區塊鏈生態系統:
- 機器人(基礎設施 / 鏈): 提供核心基礎設施 —— 易於程式設計且效能卓越的物理機器人。
- 機器人服務(鏈上應用): 專家編寫的專業任務指令碼,就像在機器人基礎設施上構建的應用程式。
- 機器人保險(LP 抵押品): LP 的抵押品為機器人服務提供安全性和經濟支援,為 RobotFi 生態系統中的風險和故障處理提供信任和保障機制,就像去中心化金融中的抵押品為鏈上交易和網路操作提供安全性和保證一樣。
從技術角度看,機器人服務不一定必須配備保險,但鏈上支付機器人服務的確有一定優勢。然而,由於機器人存在於物理世界,保險的加入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而沒有保險則可能難以獲得使用者買單。
經濟激勵與良好機器人行為的推動
這種保險 / 抵押體系通過強大的經濟激勵機制,促進了良好的機器人行為和負責任的策略,為所有參與者帶來益處:
對流動性提供者(LP)的激勵:
保費收益:
LP 通過機器人所有者支付的保險保費賺取收益。保費收益需要足夠吸引人,以激勵 LP 將資本鎖定在保險池中。
風險調整回報:
不同的保險池可能針對不同的風險水平(如機器人型別、任務類別)進行設計。高風險的保險池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以補償更高的賠付風險。這種機制讓 LP 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 / 回報偏好進行選擇。
對機器人所有者 / 策略制定者的激勵:
降低財務風險:
保險為機器人所有者或策略制定者提供了保護,防止因機器人故障、損壞或責任問題帶來的重大財務損失。這降低了機器人擁有的風險,使其更具吸引力,從而鼓勵更廣泛的採用。
競爭優勢:
提供保險服務的機器人所有者能夠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贏得終端使用者的信任,並可能獲得更高的租賃費用或服務收費。
對機器人制造商 / 開發者的激勵:
對可靠機器人的需求:
這一保險體系間接激勵了機器人制造商生產更可靠和更堅固的機器人。故障率低、安全記錄良好的機器人可能吸引更低的保險保費,從而更受所有者和使用者的青睞。
基於資料的改進:
保險理賠資料(如機器人故障型別、常見損壞原因)為機器人制造商提供了寶貴的回饋,有助於不斷改進機器人設計並提高可靠性。
對使用者 / 租賃者的激勵:
安心與信任:
知道機器人已投保能夠為使用者帶來安心感,並增加對 RobotFi 服務的信任感。在租用機器人時,使用者知道如果發生問題,他們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
接觸更先進的機器人:
保險能夠讓機器人所有者在經濟上更願意出租更先進、更有價值的機器人,從而擴大使用者可用服務的範圍。
公平的賠償機制:
如果機器人發生故障或任務失敗,使用者有權通過保險賠付獲得公平的補償。這不僅改善了使用者體驗,也增強了對機器人的信心。
面臨的挑戰
儘管 RobotFi 的概念充滿吸引力,但它也存在許多複雜性,目前我們還遠未準備好。主要問題包括中心化問題、機器人資料的可驗證性以及保險賠付的評估。
對鏈下服務的依賴:
如前所述,現有技術幾乎無法避免對鏈下服務的依賴。這些服務成為了一個集中控制和潛在失敗的關鍵點。掌控鏈下服務的實體將對 RobotFi 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可靠且可驗證的理賠資料:
保險賠付依賴於可驗證的證據,例如機器人故障、損壞或任務失敗的記錄。然而,將這些資料從物理世界可靠且無需信任地傳遞到鏈上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公平的理賠評估:
誰來決定理賠是否有效,以及賠付金額應是多少?在中心化的保險公司中,有專門的理賠調整人員負責此任務。而在去中心化的 RobotFi 體系中,我們該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最終思考
這並不是一篇關於 RobotFi 的嚴肅文章,而只是一個潛在的願景。儘管 RobotFi 的概念頗具吸引力,但其可行性取決於克服諸多重大的技術、經濟和中心化挑戰。
目前尚不清楚,與將整個機器人生態系統集中到由少數核心企業控制、並由這些公司自行預構固定功能的機器人相比,這一概念是否能帶來足夠的優勢。
📍相關報導📍
Vitalik對機器人「喵喵叫」引發熱議,以太坊社群:我全部錢都壓在學貓叫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