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上的 Layer 2 項目正在不斷迅速增加,迄今已有高達 73 個 Layer 2 正在運作,Layer 2 協議 ZKsync 主要開發商 Matter Labs 執行長 Alex Gluchowski 認為,碎片化是區塊鏈領域需要解決的下個重大挑戰,而是否需要這麼多條 Layer 2 鏈也值得深思。
(前情提要:ZKsync空投後收入蒸發99%、$ZK兩月內狂瀉60%,L2真沒戲了?)
(背景補充:71個Layer2在運行,82個即將上線,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L2嗎?)
自幾年前 Arbitrum 、 Optimism 等先驅開始在以太坊上構建 Layer 2 網路,以支持更快、更便宜的交易體驗後, Layer 2 網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 L2Beat 數據顯示,現有 73 個運行中的 Layer 2 、20 個 Layer 3,還有 81 個即將推出的項目和 12 個已建檔的項目。
隨著 Layer 2 項目不斷增加,Layer 2 協議 ZKsync 主要開發商 Matter Labs 執行長 Alex Gluchowski 接受 Coindesk 採訪時認為,碎片化就是區塊鏈領域需要解決的下個重大挑戰:
現在的競賽是解決碎片化。
互操作性解決方案成關鍵
許多 Layer 2 協議存在彼此之間溝通的問題,互操作性解決方案已經開發出來,希望解決這個問題,包括 Matter Labs 在 6 月發布的 Elastic Chain。
其他 Layer 2 競爭項目,像是 Polygon 和 Optimism 也提出自家解決方案,例如 Polygon 的 AggLayer 和 Optimism 的 Interoperability解決方案,希望通過讓不同鏈接入自己的互操作性層,來解決碎片化問題。
Alex Gluchowski 表示,新的競爭將是提供互操作性解決方案項目之間的競爭:
更具體地說,是 Optimism 的 Superchain 和 Matter Labs 的 Elastic Chain ,因為它們是區塊鏈中僅有的兩個實際實現互操作性的生態系統。
Gluchowski 提到,他懷疑 Optimism 的互操作性計畫將很難實現,除非其系統升級,以整合零知識證明,但這些都是很複雜的技術。
需要這麼多 Layer 2 嗎?
過去幾年出現這麼多鏈的部分原因是,一些公司讓開發者很容易複製其技術,並基於其技術構建自己的網路,像 OP Stack 和 Matter Labs 的 ZK stack 這樣的軟體工具,就讓用戶可輕易使用 Optimism 和 Matter Labs 的技術構建自己的客製化 Layer 2 鏈。
一些高知名鏈例如 Coinbase 的「Base」和 Worldcoin 的「World Chain」,都是使用 OP Stack 構建,此外, Layer 1 鏈 Cronos 也基於 ZKsync 技術構建自己的 Layer 2 鏈 Cronos zkEVM。
現在的目標是,讓所有這些鏈更加互通,這樣用戶在不同鏈上進行交易時不會感到碎片化,而是感覺像是在一個單一鏈上操作,Alex Gluchowski 主張,需要重新思考和看待 Layer 2 的豐富性: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有重要的 Layer 2 鏈?我認為我們不需要太多通用的 Layer 2 鏈,但我們確實需要一些特定應用的 Layer 2 鏈或特定社群的 Layer 2 鏈。
Layer 2 鏈可以是區域性的,比如拉丁美洲、東南亞或日本,因為有特定文化,有不同的運作模式,或者可是特定應用的,比如在 Elastic Chain 上推出的項目只是遊戲鏈,不需要與 DeFi 或金融應用共享基礎設施區塊空間。
📍相關報導📍
Sony L2「Soneium」將全面整合旗下遊戲、音樂、影視產業,索尼帝國將迎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