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發行 11 個代幣,勝率 100%,盈利 2.5 萬美元。這或許是無數 MEME 玩家理想中的自己。可現實是,這只是工業化 RUG 團隊千百個地址中的之一。
(前情提要:迷因幣多瘋?Pump.fun 一年收益超4.7億美元、每日平均誕生超1.8萬個新 Memecoin )
(背景補充:為什麼你買迷因幣總虧損?全面剖析 Meme 市場操盤內幕 )
當散戶還在為 “千倍神話” 前赴後繼時,專業團隊已用機器人、多籤合約和輿情引擎,將 MEME 賽道改造成一臺 24 小時運轉的收割機器。鏈上資料顯示,這類工業化 RUG 操作並非孤例。
從資金溯源穿透至交易所的初始地址,到衍生出的數百個關聯錢包,一場由技術、資本與人性貪婪共謀的 “黑暗遊戲” 正在吞噬投機者的錢包。
單地址 3 天 2.5 萬美元,數百地址組成 RUG 流水線
PANews 用鏈上資料解剖完整收割鏈路,並試圖揭示一個殘酷現實:當 MEME 幣的發行淪為數學概率遊戲,當 “社群共識” 被工業化水軍批量偽造,這場狂歡的終局或許早已註定。
以這個地址為例,FrRqEYFfJ3VEHodfiZdrPnM3vAHTm2u9ewBN6HR9RxZE(以下簡稱 「FrRqE」)在近 3 天的時間內,發行了 11 個 MEME,總盈利金額 2.5 萬美元,勝率 100%。
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呢?從持倉時間來看,FrRqE 每次買入,賣出的時間間隔僅為幾十秒,最長不超過 1 分鐘。首先,FrRqE 會在開盤後自己大額買進該代幣,一般的金額約為 48 個 SOL,這樣在盤面上讓其他使用者看起來認為這個代幣是有大戶買進的,因此會快速跟風買進,而此時 FrRq 的持倉已經超過 70%。隨後他會在幾十秒內將這些代幣一次性賣出。平均一次的收益率約在 20%~30% 之間,每次獲利約為 2500 美元左右。
當然,由於現在各種監控工具已經非常完善了,開發者持倉比例過大時,很多熟練的老玩家也不會一股腦的買進。
因此,FrRq 會在一舉買入後迅速將這些代幣分散至 400 個錢包地址,以逃避鏈上機器人的監控。而當隨著越來越多的地址買入,Pump 內盤池的金額也快要打滿之際,FrRq 就會故技重施,將所有的代幣再次轉回同一個地址,然後一次性拋售,將代幣瞬間歸零。
有趣的是,該地址的資金來源,似乎想要刻意隱藏什麼。PANews 在鏈上進行了上百次穿透後最終看到,該地址的資金最初來自於 OKX 交易所,初始接收資金的地址為 3SrXcoKQ97xwFAwELnraHtpuycjGvmG82E9SBGs6UcQd。
從操作時間來看,該地址進行這樣的活動已經超過 2 個月的時間。每次當一個地址發行 10 個左右代幣後就會將資金轉移到一個新的地址,繼續下一輪 RUG,目前衍生出的 RUG 地址也已經有數百個。
當然,除了這些鏈上的動作之外。想要完成 RUG 的 DEV 還要做的更多,比如,這些在 Pump 內盤的代幣通常都會有幾十條或上百條回覆,初期的時候還能明顯看到大量機器人買入的痕跡。從交易量和討論度上都讓使用者覺得這個專案像是一個正常的 MEME 代幣。
而更加細思極恐的是,這樣的代幣並不是 PANews 特意篩選發現的,而是通過隨機點選 Pump.fun 上的代幣偶然發現的盤面。對經常參與 MEME 投資的使用者來說,則應該能經常碰到類似的 RUG 局。
這類 RUG 局的操作流程,並非普通使用者能夠實現。第一,需要專業的地址分發工具和歸集地址,能夠完成靈活又統一的代幣轉移操作。第二,需要即時監控社交媒體熱點的工具,保障每一個代幣發行也要踩在最新的熱點上。第三,還需要大量的 Pump.fun 水軍和社交媒體水軍,比如 @r999d999z 這個 X 帳號,創建於 2025 年 1 月,曾多次推廣 FrRqE 的代幣,兩者之間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第四,負責造勢和傳送打包交易的專屬交易機器人。想要完成以上步驟,或許真的需要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和運營團隊來實現。
萬分之一的留存率,MEME 森林已無散戶容身之地
根據 dexscreener 的資料顯示,近六個月來,在 Pump.fun 上發行的代幣當中,目前市值仍在 5 萬美元以上的數量為 1987 個,其中發行時間超過 1 個月留存下來的代幣數量為 27 個。超過 1 天以上的為 72 個,剩餘的 1915 個都為近 24 小時發行。有 6 個是昨天發行的代幣。按此比例計算,2 月 13 日共有 49153 個代幣在 Pump.fun 上發行,畢業率為 1.23%,共有 606 個代幣畢業。而畢業後代幣在 1 天內還能維持在 5 萬美元以上的市值比例又為 0.9%。從整體的數值來看,從 pump.fun 上發行一天後還能維持在市值 5 萬美元的概率約為萬分之一左右。
我們以 2 月 13 日發行後還存續的 6 個代幣作為研究範本,看看這些留存下來的代幣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在觀測的過程中,這樣的資料標本就從 6 個下降至 4 個)。
檢視這四個代幣,能夠總結歸納出幾個特點。第一,這些代幣的背後都是專案代幣或者有明確的代言人。其中有三個都是 AI 相關的專案方,1 個是網紅發行的個人代幣。這其中,並不存在普通玩家隨機發行的代幣身影。
第二,這些代幣的 LP 鎖倉比例都很高,基本都在 95% 以上,並且鎖倉金額都在 10 萬美元以上。第三,社交媒體的關注人數都在 2000 以上,雖然好幾個帳號的建立時間並不長,但由於有 KOL 的互動,其社交媒體得分也不低。
綜合來說,PVP 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個人發行的代幣在這個市場上幾乎不太可能出圈或者達到很高的市值。這一點很多有過發行經驗的玩家來說或許早已知曉。在此背景下,仍選擇每天大量釋出代幣的 DEV 們顯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意經。而這種黑暗森林式的玩法,依然處於毫無監管的環境中。
竭澤而漁,大批玩家正忍痛離場
MEME 幣賽道正從全民找角度的賭場變為技術與主力對普通散戶的圍獵場。或許使用者有時很難看清 RUG 者們的套路,但隨著實際損失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正忍痛退出這個黑暗森林。
據 The Block 報導,Solana 上的 Pump.fun 代幣交易量近期降溫,過去一週日均交易量僅 5.6 億美元,創下自 2024 年聖誕節以來的新低,相比三週前的單日最高 31.3 億美元大幅下降 82%。
Solana 鏈上的資料也同樣顯示出類似的趨勢,近三個月來,11 月 16 日 Solana 鏈上的活躍錢包數曾達到 722 萬個,到 2 月 1 日,該數位則跌至 318 萬。最大跌幅超一半。而前段時間因 TRUMP 代幣爆火的 Meteora 和 Jupiter 等聚合器在熱度冷卻之後活躍使用者也迅速下滑。
就連不少以 MEME 為主業的 KOL 也聲稱現在的環境已經不再適合 「衝土狗」,名為 Laughing 的博主表示:「我已經完全放棄了賭 meme 的開盤 pvp,買彩券的永遠玩不過賣彩券的」。
Paradigm 的研究員 Arjun Balaji 一針見血的指出,「Memecoins 曾經是有趣和純粹的,但工業化的戰壕將一個無害的 PvP 遊戲變成了一個以內部優勢為主導的掠奪性遊戲」。
雖然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嚴峻,我們或許還是可以從區塊鏈的兩面性上得到一些啟示。一方面,因為區塊鏈的無監管,導致了惡意 DEV 們的肆無忌憚。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區塊鏈的可追溯,無論對手如何隱藏,我們始終能夠從鏈上尋到一些蛛絲馬跡。對於潛心研究的玩家來說,熟知了這些惡意套路之後,也就能夠避開類似的騙局。
此外,雖然 Pump.fun 的代幣留存率已經低至萬分之一,玩家們或許也可以直接避開在最早期進行大海撈針,而是選擇讓子彈飛一會,重點關注已經發行 1 天以上還 「健在」 的代幣。時間似乎正成為最實用的篩選工具。而對於那些期望通過 MEME 發行專案代幣的團隊來說,因為這樣的市場環境,真誠就成為簡單有效的敘事,劣幣正在毀滅市場,良幣則將痛擊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