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大型投行瑞士信用貸款(Credit Suisse)近日遭傳瀕臨破產,引發市場擔憂,深怕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金融海嘯再度上演。《經濟學人》 3 日撰文指出,投資者正忙於識別全球金融體系中最脆弱的環節,但不認為瑞信會是金融爆破的震央。
(前情提要:雷曼兄弟重演?瑞士信貸傳瀕臨破產,若重組估產生41億美元負債缺口)
據動區此前報導,澳洲廣播公司(ABC)記者 David Taylor 1 日爆料,一間知名大型投資銀行已瀕臨破產,外界普遍認為指的就是瑞士信貸,瑞信信用違約交換(CDS)利差已來到 2008 年水準,被許多金融媒體稱為雷曼兄弟時刻,財經專欄、影響者都紛紛給出危險、應持續觀望的評價。
《經濟學人》 3 日撰文指出,隨著利率攀升、資產價格暴跌,投資者正忙於識別全球金融體系中最脆弱的環節,每個熊市都會產生國家、企業受害者,如 1997-98 年的泰國、對沖基金 LTCM , 2008-09 年金融海嘯的受害者冰島、雷曼兄弟等。
如今,一些人認為,一個國家已經被選中:英國,而 2022 年金融市場大跌的機構受害者就是瑞信,該公司股價今年已重挫 55%,衡量違約風險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利差有所攀升,任何目睹過 2008-09 年華爾街公司慘況的人,都對此紅燈訊號感到熟悉,以及瑞信管理層自稱該行有強大流動性和健全資本的聲明。
《經濟學人》直言,大銀行、影子銀行或投資公司可能陷入困境的想法是合理的,金融體系已習慣 15 年來的超低利率,對收益率的追逐,已導致保險公司和其他基金把對利率走升相當敏感的長期資產放入投資組合之中。
此外,隨著監管更加嚴格,美國各大銀行已從放貸業務退卻,取而代之的是基於市場的信貸體系,這種體系可處理數兆美元的低質量債務,如今,已經出現一些中等規模公司的破產,像是對沖基金 Archegos、貸款機構 Greensill 。
而且瑞信的經營狀況一直不佳,且已掙扎一段時間,該公司多次遭遇風險管理和合規醜聞,包括面臨 Archegos、Greensill 爆雷導致的虧損,瑞信高層則一直是「旋轉門」角色。
不認為瑞信是金融爆破震央
不過《經濟學人》指出,在其他多數層面上,瑞信看上去並不像雷曼兄弟、AIG 等公司一樣,會是金融爆破的震央,以美元計價來看,瑞信資產負債表在過去 10 來不斷縮水,而非迅猛成長,目前瑞信已退居全球金融第二梯隊,是全球第 54 大上市金融公司。
而瑞信的問題很特殊,在某種程度上,是管理層小心、而非魯莽的行為體現,瑞信有個低於平均水準的投行部門,需要縮減規模或關閉。其形容縮減投資銀行有點像是讓核子反應爐除役:既危險又昂貴,投資者的主要擔憂是,潛在損失可能非常巨大,以至於瑞信將不得不籌資,以確保有足夠資本來支撐其目前相對健康的業務。
對金融公司的擔憂,很可能是自我實現式,因為交易對手向金融公司提供貸款或打交道,會收取更高的風險溢價,使其喪失競爭力,為了降低借貸成本,瑞信必須讓投資者相信,它能夠在不造成鉅額前期損失的情況下,縮減投行規模,瑞信計劃在 10 月 27 日宣布此消息。
但《經濟學人》最後強調,瑞信並非是一種有驚人過度行為並最後內爆的商業模式範例,只是一個相對較弱的公司在金融環境緊縮、經濟疲軟時承受壓力的例子,在其他行業,這種情況會更多,與此同時,市場對哪家「大公司」可能爆雷的追逐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