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UST depeg 和 Terra 歸零事件中,從美元的角度,我在短時間內虧掉一半資產。我努力坦誠面對自己,深刻反省之餘,也對事件定性,希望藉此提醒未來的自己以及其他人,避免重蹈覆轍。本文撰文者為動區專欄作者高重建,作者同時也是 Likecoin「讚賞公民基金會」創辦人。
(前情提要: Luna已崩跌 99.9% 至 0.01 美元!「穩定幣」UST 一度回升至 0.85)
(背景補充:Arthur Hayes觀點全文》詳談 UST 死亡螺旋,回顧各類穩定幣、行情後勢判斷)
Cosmos 族是活火山的原住民
很多評論假設在 UST 損手的人是因為 Anchor 的 19% 年利率,卻沒想過對於一眾處身於 Cosmos 生態的項目和用戶,UST 是唯一的原生「穩定幣」。
這就好像,某地的火山爆發了,評論指很多人不理會風險去看火山景色,結果出事,卻忽略了有些人本來就是當地的原住民。他們錯就錯在,沒有離開自己的家。
Anchor 的年利率並非我使用 UST 的考量,不是否認貪心,而是我更加貪心,19% 根本不足以吸引我,我寧願長 hodl BTC。
我真正貪的不是利息,而是一個生態內的原生穩定幣,讓我平日可以完全不使用中心化交易所去處理各種開銷。
沒太多人關注到,USDC 的發行商 Centre 曾於去年 6 月宣布,會於 Cosmos 的其中一條鏈 Kava 發行 USDC,但卻一直只聞樓梯響,結果一年以來,Cosmos 生態只有 UST,也的確讓我和一眾 Cosmos 居民隨心所欲地在 Osmosis 等 DEX 管理資產了一陣子。
Cosmos 生態也並不打算長期完全依賴 UST,比如 Osmosis 早前已著手整合 Ethereum bridge,並在多場社群討論後,於上月投票選定使用 Axelar 作為預設橋,引進 USDC、ETH 等資產,沒想到橋剛搭好,還來不及讓穩定幣多元化,就馬上發生地震。
儘管如此,我接受,以上都不足以成為危機意識不足,風險管理不善的藉口。
我明明知道 UST 的系統性風險,卻貪圖避開中心化交易所之便而使用,這是我在事件中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由於我以比特幣本位,且個人物質生活簡單,主要是透過 Crypto.com 卡花費,需要時就換出一點 BTC,沒持有太多穩定幣,因此在 UST 方面的損失,並不算慘烈。
話雖如此,我支持的專案開銷卻不少,且項目都是以美元花費,Terra 事件後從美元本位看我的資產值一下子大跌一半,雖然不至於影響我的簡單生活,卻讓我預算盡失,被逼馬上賣出 BTC 去確保能繼續支持專案。
這是我犯的第二個錯誤:沒有嚴守紀律,長期維持足夠的美元去應付未來至少一年開支,包括生活以及其他開銷。
更離譜的是,美元便宜時我不去買來應付一年開支,反而美元急升才被迫買入,而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犯這個錯了。
不自覺進入衍生產品市場而不自知
至於 LUNA,我於 2020.08.15 首次買入 2,000 枚,當時幣價 0.5 美元;其後再於同年 9-10 月以均價 0.32 美元買入 3,000 枚。
2021.05.24,LUNA 漲到 4.37 鎂,我再買入 5,000 枚。同年 9 月,我退出很喜歡的項目 Aragon,賣掉 ANT 以換取 574 LUNA,均價 35.7 鎂,成為我在 ETH 以外,第二個分別在三個數量級買過的幣。
那是我最後一次以「真金白銀」高價買入 LUNA。是的,0.5 美元也是高價,比現價高 3719 倍。(苦中作樂:)
我有個原則,只持有我使用其相關產品的幣,而且只要持有,就會關注項目的發展,因為要付出時間,持有成本(cost of ownership)十分高昂。放下很喜歡的 ANT,因為已經沒有在用;持有更多 LUNA,除了幣價看好,更是因為我日常用得越來越多。沒想到這個原則,埋下了日後在 LUNA 虧大錢的伏線。
不過,我並不把這個原則視為錯誤,反而認為該把它捉得更緊,更加嚴選資產,同時更深刻理解持倉。
真正的錯,也是我在事件中的第三個錯,是把 LUNA 全數放在 LUNA/OSMO 的 LP(流動性池)。
我那打不響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我本身很喜歡 Osmosis,產品非常流暢,社群極度活躍,更難得的是,治理無比認真。我依然持有空投的 UNI,也偶爾使用 Uniswap,兩者功能各有優點,但 Uniswap 於社群治理的活躍程度,跟 Osmosis 完全沒法比。
基於這個前提,相對於漲了 200 倍但有點看不透的 LUNA,我更願意累積 OSMO,因此利用 LUNA/OSMO LP 賺取 OSMO 收益。
結果是災難性的。我投入池中的 OSMO,因為極端 impermanent loss,損失掉 99.9%,賺到的是對 impermanent loss 威力更深刻的理解,以及 5mil LUNA,高位時相當於 5 億美元。(繼續以自我踐踏作樂:)
我一直嚴守不貸款,不槓桿的原則(對於香港人,質押不算槓桿:),也因此不至於在地震中傾家蕩產。然而,我懷疑自己是否已經失守另一個原則,不碰衍生產品。
在傳統金融領域,衍生產品比較容易理解,或者反過來說,但凡沒法理解的,大概就是衍生產品,雖不科學亦不遠矣。可是經此一役,我忽然醒覺, LUNA/OSMO LP 會不會也是衍生產品?要不然,我為甚麼不只賠光 LUNA,還要同等價值的 OSMO 陪葬?在 DeFi 的世界,應該怎樣定義衍生產品?對此,我還在迷茫當中。
傳播力越大,責任越大
然而,相比起個人虧損,我更在意的是自己有沒有給過甚麼不恰當的建議,連累其他人賠錢。我不是,也從來不想成為 KOL,但畢竟身為作者,也兼職教學,有責任對人帶來正面的影響,斷不能誤導別人。
為此我反覆思量,有沒有甚麼做錯的地方。
寫作方面,我相信,沒有。雖然我每週發文,又是 Cosmos 居民兼鐵粉,但我從來沒寫過 Terra。不用翻查我都能清楚記得自己沒寫過,原因很簡單,我從來都不會追逐潮流和話題,去寫不夠熟悉的事,更不可能推介認識不深的幣。
至於教學,財務自由課的單元二 DeFi,第一個話題就是穩定幣,當中我提到穩定幣的三個類型,一個比一個難理解,也提到自己很喜歡 DAI(MKR),但就沒有提醒和強調演算法「穩定幣」的風險很高;關於這點,我需要改善。另外,整個課程的 16 個工作坊,沒有用到 UST,也沒有牽涉 LUNA。
參與過的人會知道,財務自由課著重的其實並非傳統意義的投資,在唯一以投資為題的單元五,我再三強調「非常主觀,極高風險」後,分享了個人的主要持倉,除了最主流的 BTC、ETH,當時還小的 SOL 以外,還有比較不主流,以上提到的 ATOM(Cosmos Hub)、ANT 和 MKR 等,並沒有 LUNA。
我再三思量,自問沒有帶著同學誤入歧途,但還是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用更大力氣提醒新鮮人各種潛在風險。
Terra 事件後,有人歸咎 KOL 亂教人 Anchor 收息之類。我沒看過任何相關文章或影片,沒法評論,但傾向覺得,畢竟每個人需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話雖如此,還是建議一眾 KOL 做更多功課,更少影片,這世界的內容已經很多,我們沒必要追著話題,事事評論。另外,也希望 KOL 不要只是徒具形式地說「非投資建議」;聽過一些節目,明明從頭到尾在推薦產品,卻在最後唸口簧快速讀出提醒,除了自保免責,根本沒有意義。
Terra: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我並無寫過 Terra 的相關文章,唯一一次評論,是回應個多月前的一位讀者留言,問我對 Terra 和 UST 的看法。當時我第一句就強調自己不算很懂 Terra,只能勉強回應,並指不認為 Terra 是騙局,而是個「很大規模、大膽的貨幣實驗」。
Terra 事件後,專家很多,紛紛說早就知道它必死無疑,但我認為把它視為必敗機制或者龐氏騙局,未免過度簡化,只是在它失敗而我賠大錢後,以結果反過來證明推論。
Terra 失敗已成既定事實,但不代表它從沒可能成功,假如項目執行不是過於急進,比如 UST 的發行設有參考儲備資產市值的上限,基金會更早引入更多 BTC 作儲備,或者 UST 有更多如南韓 CHAI 的應用場景,Terra 就有可能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讓 UST 和 LUNA 踏上成功之路。
我雖然賠得很慘,而整個部署也有很多改善空間,但不後悔買了 LUNA,也不後悔並未在升值 200 倍後賣出(迷之聲:如果…… 就好了)。我願意以真金白銀支持對人類社會有正面作用的實驗,儘管它可能成功率很低。
畢竟,要是缺乏創新與冒險精神,面對一時間看不懂的機制就予以否定,世界就不會有今天的比特幣,以及整個區塊鏈產業。
與所有在 Terra 事件虧大錢,以及獨具慧眼逃過一劫的生還者,共勉。
📍相關報導📍
鏈上分析:Jump Crypto如何用一技「猛操作」從 LUNA 上虧了數億美元
Luna巨鯨未卜先知?Pentera:UST崩盤前就已兌現80%、賺1.7億美元
加密億萬富翁:手臂上的「LUNA 刺青」將不斷提醒我對投資保持謙遜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