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阿碼科技創辦人黃耀文(Wayne Huang)是前 Proofpoint 全球技術副總,為國際級資安專家。在2013年8月美國雲端郵件安全服務業者 Proofpoint 以 2,500 萬美元(約新臺幣 7.5 億元)併購阿碼科技。黃耀文也創辦了區塊鏈新創公司XREX,進入區塊鏈領域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傳奇創業家 黃耀文 的Medium貼文)
何謂區塊鏈所帶來之「去中心化」運動?
此題,我想將「資料」、「權利」與「責任」分開來談。
「去中心化」技術與觀念,來自於中本聰的比特幣。比特幣達成了什麼?它達成了「資料」與「權利」的去中心化。
同黃金,沒有任何政府或組織,可以加印比特幣,稀釋人民手中比特幣的價值,間接剝奪人民擁有的財富;同時又比黃金更方便、更快速、更可擴、更可用。
透過去中心化帳本與共識機制,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效將價值儲存的「資料」與價值的「權利」,大規模去中心化。
這是為何我認為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發明。
然而,過去幾年,不知多少人設法鼓吹「責任」的去中心化,隱藏在去中心化運動中,而實質只有一個目的:規避責任。
因為鼓吹「責任」的去中心化,就可以不必對使用者負責、更不必對社會負責。
很多人不知道:銀行業每年編不少預算,請資安產業防堵網路釣魚與惡意程式。其實法律上,客戶被釣魚或感染惡意程式而導致損失,是使用者自己的疏失,銀行不需賠償。
但由於銀行是中心化組織,站在保護自己客戶的立場,銀行業這方面一直持續在做。
而鼓吹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產業呢?多少組織,為了規避責任,而鼓吹並實作了去中心化的系統與組織?
多少組織真的在意自己的使用者?將「責任」去中心化後,使用者被駭、被騙、或一時失誤弄丟金鑰,這些組織,通通不用負責,不用管。
2006 年我為了創立阿碼科技而募資時,工程師出身的我體會到一件事情:原來,這社會中有一群菁英份子,賺錢比我多又快,不是因為他們比我更聰明或更努力,只是因為他們懂一門稀有的學問: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的知識,不那麼容易取得。至少當時已是台大電機博士的我,卻仍不懂。
那時我覺得,這是一種不公平的菁英財富。
過去一年我在加密貨幣產業,有了同樣的感受。只是這門稀有的學問,不是「金融市場」,而是「去中心化技術」。
持加密貨幣,不容易。我父母,外婆,都沒辦法。他們不懂如何安裝錢包,也不懂如何防駭。
許多懂加密貨幣的技術人,憑著他們稀有的知識,正創造著菁英財富,同時試圖透過將「責任」去中心化,規避一切責任。
中本聰的比特幣,示範的是如何將「資料」與「權利」去中心化,而不是把「責任」去中心化。
有時我也用去中心化的 BitTorrent,這是憑我有技術可避免惡意程式;我家人,我都讓他們用 中心化 的 Apple TV、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iTunes。因為使用者體驗好。
除了使用者體驗外,伴隨公開發行的「透明度」責任呢?
在口口聲聲宣示區塊鏈技術與其開放源碼所帶來之「透明度」的同時,背後卻隱藏了巨大的不透明與不公平:對於任何代幣計畫來說,其組織、薪資結構、資金運作,才是最需要透明度的,而實際上,鏈圈與幣圈,在這方面常無透明度可言。
區塊鏈活動中,在意使用者體驗的團隊很稀有,願意負起透明度責任的團隊更稀有,卻常碰到把「to the moon」掛在嘴上,甚至印在攤位上的假創業家。
如果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產業,不負起責任,不注重使用者體驗,不提供真正的透明度,那中本聰示範的「資料」與「權利」的去中心化,將不會為人類帶來提升,只會淪為創造不公平菁英財富的新工具。
「自由」與「公平」本質是衝突的。歷史證明:絕對自由的金融市場,會有極度的不公平。新創界痛恨的法律,許多是在每一次巨大的不公平事件後,被訂出來的。
加密貨幣的產生,證明了軟體技術可以為人類金融與經濟帶來的進步。
但別忘了:人類本性,並未改變。金融法律,畢竟是人類社會尋求「自由」與「公平」平衡點的一個重要工具。
對我來說,中本聰成功示範了如何將「資料」與「權利」去中心化,是偉大並將改寫人類歷史的發明與社會實驗。他讓人民有了新的選擇,一種抵制政府的選擇與技術。
希望更多團隊能夠負起使用者體驗責任,甚至負起社會責任,不再假「去中心化」之名,行「去責任化」之實,只圖利用中本聰之發明,創造另一種不公平菁英財富「to the moon」。
不然,目前的熊市,我想可能才剛剛開始。
?相關報導?
比特幣資深開發者Jimmy Song:去年的混亂,證明了比特幣堅持「去中心化」的價值
通往Web3.0的發展:區塊鏈與互聯網的不同使命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