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簽署的行政命令,在執法上面直接影響了美國對於白領犯罪執法策略,放寬對海外賄賂、洗錢及加密貨幣市場的追查力道,多起備受矚目的案件出現轉折,引發市場與法律界高度關注。
(前情提要:川普推翻美國稅局DeFi經紀人規則,對加密領域影響有多大? )
(背景補充:彭博開罵川普透過「加密監管作弊」獲利10億美元:在新法規前搶先佔地 )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領導下的政府,正調整其對特定類型白領犯罪的執法強度,尤其在涉及海外賄賂、公共腐敗、洗錢以及加密貨幣市場等,出現明顯「撤退」與「放棄」跡象,此舉不僅重新定義商業不當行為的界線,也讓許多進行中的案件和調查面臨變數,也讓使得部分美國法界人員士氣低落。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科格納詹特技術解決方案公司(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前高管戈登·科伯恩(Gordon Coburn)和史蒂文·施瓦茨(Steven Schwartz)的案件,兩人被控密謀在印度行賄,案件已纏訟六年,正準備進入審判階段,
在川普總統在今年二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後,暫停了《海外反腐敗法》(FCPA)的執行,該命令認為起訴海外賄賂行為損害了美國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此行政命令發布後不到兩個月,由川普任命的新任高級檢察官便撤銷了此案,對此施瓦茨的律師勞倫斯·勒斯特伯格(Lawrence Lustberg)表示:「這讓人鬆了一大口氣。」
這樣的因川普政策轉彎,使得執法喊停的案例也出現在其他如加密貨幣的領域與案件中。
加密執法大轉彎
該行政命令與轉向,也使司法部內部也出現了策略調整,司法部長潘姆·邦迪(Pam Bondi)已下令,要求檢察官將反洗錢和制裁規避的執法重點,集中在打擊販毒集團和國際犯罪組織上。這意味著,對於那些沒有明顯受害者的企業高管不當行為,起訴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同時司法部現在更願意聽取被告提出的論點,例如案件可能帶有政治動機,或者起訴行為本身可能損害美國的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利益,而其中是否與川普核心圈有政治聯繫,似乎也成為影響案件走向的潛在因素。
SEC降低力度
這股執法轉變的風潮,對近年來飽受嚴格監管審查的加密貨幣產業來說,無疑帶來了一線曙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作為加密貨幣的主要監管機構之一,近期態度出現顯著軟化。
SEC 撤銷了對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和 Kraken,以及交易公司 Cumberland DRW 的訴訟。這些訴訟是拜登政府時期監管行動的核心,指控這些公司未向 SEC 註冊而非法營運,並試圖將大多數加密貨幣歸類為證券進行監管。SEC 的撤訴決定,被市場解讀為對先前強硬立場的重大調整。
SEC 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將暫停對中國加密貨幣企業家孫宇晨(Justin Sun)的訴訟。孫宇晨在 2023 年 3 月被 SEC 指控涉及市場操縱和欺詐。孫宇晨方面則請求法院駁回指控,辯稱其公司的交易行為合法,且主要活動發生在海外,SEC 對其沒有管轄權。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當選幾週後,孫宇晨向川普家族擁有的加密貨幣公司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投資了 3000 萬美元。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案例是 Polymarket,這是一個以加密貨幣驅動的線上預測市場,曾成功預測川普贏得去年 11 月的大選。據知情人士透露,Polymarket 的律師正在尋求結束去年啟動的一項調查。這些跡象顯示,先前被 SEC 盯上的加密貨幣公司,如今似乎有了更多轉圜的空間。
CFTC改組,結束大量案件
而在此背景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也在縮減其執法範圍,
代理主席卡羅琳·范(Caroline Pham)上個月表示,自她一月份上任以來,該機構已結束了三分之一的未決調查。她還提到,交易公司有機會在為期 30 天的「衝刺期」內提出和解方案,期間委員會將處理更多關於記錄保存和監管報告違規的調查。據知情人士稱,部分已關閉的調查重點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這些平台透過自動化軟體協議進行加密貨幣衍生品的交易和借貸。而在拜登政府時期,CFTC 的一些重大執法行動正是針對幣安(Binance)和 BitMEX 等交易所,指控它們非法向美國交易者提供加密貨幣衍生品。
延伸閱讀:WSJ:川普家族正就入股幣安美國(Binance.US)進行談判,趙長鵬CZ尋求川普特赦
總統特赦科技、加密罪犯
川普總統的特赦權力,也對白領犯罪和加密貨幣領域的執法格局產生了直接影響。今年三月底,川普赦免了電動卡車公司 Nikola 的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米爾頓是川普的捐助者,先前因在公司零排放卡車和技術發展方面撒謊,欺詐投資者而被定罪。
更引人注目的是,川普同時赦免了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MEX 的三位創始人。他們先前已承認未能維持有效的反洗錢控制措施。總統的特赦令不僅免除了創始人的刑責,也一併赦免了 BitMEX 公司本身,使其免於支付原定於同日到期的 1 億美元罰款。這一系列特赦行動,進一步強化了外界對於本屆政府在特定案件中可能考量政治因素的印象。
司法人事變動,引法界擔憂
除了政策轉向和總統特赦,司法部內部的人事變動也加劇了執法的不確定性。司法部長邦迪和其他高級官員正在進行人事調整,替換或邊緣化了許多負責起訴腐敗、價格壟斷和證券欺詐等罪行的職業檢察官。例如,司法部刑事司的代理負責人因處理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案件的方式未能讓邦迪的副手滿意而被撤換。該司負責海外賄賂案件的欺詐科科長,上個月也透過電子郵件被告知將被替換。
傳統上負責處理許多重大白領案件的曼哈頓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在亞當斯案引發與華盛頓高層的分歧後,其地位受到質疑,多名官員離職或被停職。該辦公室的證券欺詐部門甚至暫緩了一些界線模糊的起訴案,等待新任聯邦檢察官正式上任。這些人事地震無疑會影響案件的推進和檢察官的執法意願。
律師擔憂案件量減少
川普政府的執法策略轉變,雖然讓部分面臨調查或訴訟的公司和個人暫時鬆了口氣,但也引發了法律界的擔憂。許多專精於白領犯罪辯護的律師事務所擔心,如果政府大幅縮減對海外賄賂和複雜華爾街案件的調查,未來的業務量可能會萎縮。
代理客戶處理海外賄賂調查已成為律師、法務會計師和文件保存公司利潤豐厚的業務來源。一位大型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表示:「每個主要的白領犯罪業務團隊都擔心,執法力度將會顯著放緩。」另一項律師事務所的豐厚收入來源——監督企業遵守其承認違反的法律(即合規監管人制度),似乎也岌岌可危。據知情人士透露,司法部上個月已通知分配給刑事司案件的合規監管人暫停工作,並要求他們說明為何應繼續執行監管任務,除非是涉及允許販毒集團洗錢的合規失誤案件。
儘管司法部發言人強調,打擊複雜犯罪仍然是優先事項,執法重點是「確保美國市場和金融體系的完整性,解決欺詐、浪費和濫用問題,並追回受害者的損失」。然而,從暫停 FCPA 執行、撤銷對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訴訟、特赦特定人士,到司法部內部的人事調整和對合規監管的限縮,種種跡象都表明,川普政府正在重新定義白領犯罪的執法邊界。未來幾年,企業高管、加密貨幣業者以及相關法律專業人士,都將密切關注這場執法風向的轉變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
📍相關報導📍
學孫宇晨貼川普屁股拚翻身?幣安傳「與川普家族洽談商業交易」、擬上架WLFI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