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7)日深夜,川普對中國在美國關稅上的反制措施發出嚴厲警告,他表示如果中國不在 4 月 8 日之前,撤回其超出長期貿易濫用的 34% 關稅,美國將對中國施加額外 50% 的關稅,自 4 月 9 日起生效。
(前情提要:川普仍強硬:關稅是救美唯一解藥、50多國急啟談判,賴清德:台灣不會報復 拋5大應對措施)
(背景補充:彭博罵川普關稅「藐視市場智慧」:錯誤由美國買單,最慘世界大門已開啟)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如期推出了一項規模空前巨大的關稅政策,首要點名要對中國再加徵 34% 關稅,預計將於亞洲時間 9 日生效。
面對這一威脅,中國昨日祭出報復,宣布也要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 34% 的報復性關稅(10 日生效),還準備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指控美國關稅違反國際規則,並積極尋求與歐盟等經濟體合作應對壓力。
川普警告中國:若不撤回關稅將加碼至 50%
對此,川普昨(7)日深夜對中國的反制發出嚴厲警告。他在其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表示:
昨日,中國推出了 34% 的報復性關稅,加上他們已有的創紀錄關稅、非貨幣性關稅、對公司的非法補貼以及長期的大規模貨幣操縱,儘管我已警告任何對美國實施額外關稅以報復的國家,超出其長期以來對我們國家的關稅濫用,將立即遭到新的、更高額的關稅回應,超出原先設定的關稅。
因此,如果中國不在明天,也就是 2025 年 4 月 8 日之前,撤回其超出長期貿易濫用的 34% 關稅,美國將對中國施加額外 50% 的關稅,自 4 月 9 日起生效。
此外,所有中國要求與我們會面的談判都將終止!而與其他同樣要求會面的國家的談判將立即開始進行。
中國無懼威脅,放話奉陪到底
對於川普的威脅,中共官媒《環球時報》今(8)日發表社評稱「關稅嚇不到中國」,並批評美國政府以所謂「對等」為名,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在國際社會激起公憤。
中國採取堅決反制的立場,根本原因在於美方加徵關稅的理由完全不成立。
美方以「應對不公平的外國貿易行為」為藉口,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高額關稅,實則是大行保護主義和單邊欺凌,是披著「經濟手段」外衣的政治謳詐。這種做法公然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核心規則,也無視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合法權益和多年來的開放努力。所謂「對等關稅」對世界貿易體系和全球供應鏈破壞巨大,也將嚴重拖累世界經濟成長…
中國商務部稍早也回擊稱,「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看來是想和美國硬拼到底。有專家就分析,這也透露北京政府的戰略盤算,他們認為關稅不只被川普拿來當談判手段,還會重創國際貿易,而且對美國的傷害將對中國的影響還嚴重。
但我們知道中國近年內部經濟不振,面對美國關稅戰是否會進一步為本就嚴峻的經濟環境帶來更大傷害,還需要更多時間觀察。
歐盟採「邊打邊談」策略,祭出零對零關稅提議
另一方面,歐盟在盧森堡舉行的 27 國貿易部長會議上,各國達成共識,將優先透過協商解決貿易爭端。歐盟執委會貿易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表示,已向美方提出工業產品「零對零」(zero-for-zero)關稅,即雙方全面互相免除工業品關稅的談判建議。
然而,歐盟也明確表示不會無限期等待。塞夫柯維奇闡述了歐盟的三點立場:
- 首先,承認與美國在戰略領域(如應對非市場經濟體的產能過剩、半導體競賽、關鍵原物料供應等)合作的重要性
- 其次,坦承與美談判將曠日廢時,目前僅在初步階段,因美方視關稅為「矯正措施」而非戰術手段
- 第三,在尋求開放式談判的同時,將採取三軌並進策略:透過反制措施捍衛利益、透過新貿易協定分散市場、以及阻止有害的貿易轉向效應。
具體行動方面,針對美國先前對鋼鋁產品加徵的關稅,歐盟預計將在 4 月 15 日實施第一波報復性關稅,相關清單已提交成員國,將於 9 日進行表決。第二波反制關稅則預定在 5 月 15 日推出。
其他各國反應如何?
除了中國與歐盟外,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反應還包括:
加拿大:
加拿大對川普關稅表示失望,認為其損害了北美貿易協定(USMCA)精神,但傾向於通過談判緩解衝突。目前,加拿大已對美國商品實施初步報復性關稅(具體稅率未公開),同時表達願意與美國協商,尋求豁免或降低關稅影響。
日本:
日本採取謹慎立場,避免直接對抗,強調與美國的盟友關係,並尋求談判解決爭端。因此,日本當前尚未宣布報復措施,官員擔憂,報復可能引發美國更強硬回應,傾向於通過外交管道爭取豁免或減稅,尤其是汽車產業相關的關稅。
韓國:
南韓對關稅政策表示憂慮,但態度相對克制,希望維持與美國的經濟與安全合作。因此南韓目前同樣未採取報復行動,而是積極與美國展開談判,試圖保護其汽車與電子產品出口,同時尋求在供應鏈上與美國深化合作以換取優惠。
墨西哥:
墨西哥對川普關稅表示抗議,認為其威脅北美經濟一體化,但傾向於談判而非全面報復。當前墨西哥尚未宣布具體報復措施,但政府表示將根據 USMCA 框架與美國協商,爭取部分商品豁免,並可能利用移民與邊境問題作為談判籌碼。
印度:
印度對川普關稅持批評態度,認為其損害發展中經濟體利益,但採取觀望姿態。同樣,印度尚未實施報復性關稅,正在評估影響,並計畫通過多邊談判(如 WTO)或雙邊協商爭取減免,特別是針對農產品與製藥業。
越南、阿根廷和以色列:
目前這三個國家已經宣佈取消對美國的所有關稅,成為首批選擇妥協的國家。
台灣:
台灣政府雖然認為美國對台加徵的關稅「不合理且令人遺憾」,但強調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而是尋求與美國談判以維護雙邊關係及台灣經濟利益。
總統賴清德近日公開表示,台灣經濟具備韌性,不會因關稅而驚慌,並將此視為轉型與深化對美合作的機會。
📍相關報導📍
「誰在乎台灣」外電推文被嗆爆:晶片霸主你敢嘴?川普取消關稅股市會V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