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襲式禁止 Nvidia H20 AI 晶片銷往中國,重擊其股價並認列鉅額損失,背後看到的是川普對輝達的攤牌談判應對,為台股科技供應鏈帶來什麼啟示?
(前情提要:川普黃仁勳「面談笑了」!美國將暫停輝達H20晶片對中國禁令,deepseek要起飛? )
(背景補充:NVIDIA GTC 2025總結:黃仁勳預見「AI Agent革命」進入家庭消費級、Blackwell Ultra或催生大量一人新創)
美中緊張關係延燒到人工智慧(AI)晶片領域,而黃仁勳等輝達科技供應鏈可能存在潛在風險,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川普政府近期再度收緊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要求 Nvidia(輝達)必須取得許可證,才能向中國及少數其他國家銷售其 H20 AI 晶片,形同將輝達日前的談判當成中美博弈的大棋。
輝達搶先談判遭背刺
據先前報導,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日前前往海湖莊園與川普談判,輝達願意耗資五千億美元在美國建設伺服器中心,確保美國AI領先地位,引起業界譁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次換取到了 H20 出口禁令鬆綁並未如預期地發生,《華爾街日報》表示,此舉動讓黃仁勳與輝達非常錯愕,這使得輝達必須在本季度認列 H20 等晶片生產庫存損失約 55億美元。
據了解,Nvidia 的 H20 晶片最初是為了符合美國日前訂定的出口管制規定而特別設計的「降規版」產品,H20 的性能大約比 Nvidia 兩年前的頂級 AI 晶片 H100 低了 75%,是為了輝達為了銷往中國而重金客製化的版本,但該版本晶片若非中國市場銷售,可能完全沒有競爭力,因此只能認列損失。
Nvidia 在截至今年一月的財政年度中,資料中心營收為 1152 億美元,預計本年度該部門營收將達到 1820 億美元根據分析師估計,儘管 H20 銷售額佔比不算最大宗,但失去這部分收入,無疑會影響 Nvidia 持續超越華爾街高預期的能力——這是該公司過去至少三年來的常態。
連這樣性能有所降低的晶片也被禁止銷往中國,顯示美國政府的管制政策正不斷轉變,也顯示意圖徹底切斷中國取得美國 AI 技術的途徑。
美中的模型比拼
促使美國政府採取更強硬手段的原因之一,可能與中國 AI 新創公司「DeepSeek」的崛起有關。DeepSeek 在運用相對較少的算力下,成功開發出強大的 AI 模型,其成果令矽谷和華爾街感到驚訝,也引起美國政府的高度警惕。官員們意識到,即使是像 H20 這樣的降規晶片,對於 AI 模型的「推論」(inference)工作到 AI 模型應用於實際場景,DeepSeek 仍然非常有效。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在今年一月的提名聽證會上便直言,Nvidia 晶片驅動了 DeepSeek 模型的發展,美國必須停止這種「資助對手」的行為。
如果他們要和我們競爭,就讓他們自己來,但不該再用我們的工具來對付我們。
更重要的是,近期中國除了 DeepSeek 以外,阿里巴巴體系的 QwQ 也成為了 AIGC 界熱門的新模型選擇,根據社群測試,QwQ 32B 模型在同樣模型大小下,許多指標表現遠勝 DeepSeek 32B,這顯示中國已開始有針對小容量模型的優化路線,甚至讓公司出現低成本部署本地端的可能出現,而這一切都是在中國擁有更少顯卡的情況下,這可能使得白宮判斷 AI 貿易戰更為嚴峻。
川普「朝令夕改」成為台股惡夢
即使你認為自己遵守規則,為團隊犧牲了一點,規則明天可能還是會改變,你還是會再次受到打擊。對於那些想在一個 30 年項目上投入數十億美元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殘酷的環境。
一位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貿易政策專家 Scott Lincicome 針對川普在地緣政治風險下,科技企業面臨的高度不確定性說出如此的話。
對於不確定性來說,美國針對 AI 晶片的出口禁令,其影響範圍不僅限於 Nvidia 和 AMD,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也感首當其衝,就連台積電的設備生產商荷蘭公司艾司摩爾(ASML)股價也出現下跌,該公司報告了疲軟的季度訂單,並表示關稅問題正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
川普政府在短短幾日祭出晶片禁令前、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 245% 的關稅,又豁免了處理器、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暫時免稅,但又針對 AI 晶片出手,這一連串反覆且強硬的動作,對於設備資本額非常大的科技產業,如台積電來說,是非常大的巨大不確定性風險。
在九十天內的貿易暫緩前,嗅覺敏銳的客戶早已預期到管制將至,紛紛趕在禁令生效前下單搶購,但這種短期行情是否又會出現巨變,成為過度投資、過度生產的另外的壓力?
攤牌談判換到了什麼?
回到黃仁勳的海湖莊園局,黃仁勳用5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換來了什麼?最悲觀的答案,可能是什麼也沒換到,令人禁不起想到日前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前往白宮承諾投資數千億的畫面,親自去找川普談判,又快又急可能正中中他的下懷。
更何況半導體產業鏈的連動性非常之高,高度依賴半導體產業的台灣股市可能在不確定風險下,迎來巨大波動,若輝達等潛在政策與出口改變,影響不只是台積電晶圓代工,更包含封裝測試、散熱模組、伺服器代工等息息相關,Nvidia 股價重挫,對台股來說有全面的感染力。
台灣科技廠在全球化分工體系下蓬勃發展,但如今美中兩強對抗,使得供應鏈被迫面臨選邊站的壓力,依賴單一客戶或市場的風險顯著升高。
雖然禁令可能短期使中國加速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進而產生所謂的「轉單」或「去美化」效應,讓部分台灣廠商受惠,但這個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且技術門檻與市場競爭依然激烈,這可能會使得中國尋求本地的供應商
花旗集團分析師便預期,原本計劃在 2025 年使用 H20 處理器滿足 50% AI 加速器需求的中國雲端服務商,現在可能會轉向華為(Huawei)和寒武紀(Cambricon)等本土供應商的 AI 晶片。
對於佈局台股科技股的投資人而言,必須更加審慎評估個股的地緣政治曝險程度,分散投資風險,並密切關注美中關係的後續發展,切勿將所有雞蛋放在同個看似光鮮亮麗的 AI 科技籃子裡。
📍相關報導📍
中國瘋搶RTX5090「8卡可訓練 DeepSeek R1」台灣綁單卡大禮包漲到40萬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