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會從貨幣的視角開始,帶大家探討和理解 MakerDAO 引入美債資産背後的意義。
(前情提要:MakerDAO發表「終局計畫」五階段!DAI引入AI治理、創造獨立區塊鏈 )
(背景補充:MakerDAO加強去中心化!確立「The Maker憲法」11 條規範 )
作為 DeFi(去中心化金融)界的領頭羊,MakerDAO 一直對美國國債心心念念。自從 2020 年 MakerDAO 將 RWA(現實世界資産)正式納入戰略發展方向之後,MakerDAO 前前後後已經買下近 12 億美國國債,為什麼去中心化世界的 DeFi 協議要引入現實世界的資産?這背後有何用意?引入美債後創造 DAI(MakerDAO 推出的代幣)和美國聯準會創造貨幣性質一樣嗎?
要回應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從貨幣的本質說起。
本文將會從貨幣的視角開始,從貨幣的本質到央行 – 商業銀行的二元結構帶入到 MakerDAO 的資産負債表結構中,帶大家探討和理解 MakerDAO 引入美債資産背後的意義。
什麼是貨幣?貨幣的本質是什麼?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叫 「貨幣的本質是信用」,但許多人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關於什麼是貨幣這個問題,筆者想引用翟東升教授的著作《貨幣、權力與人》中的話:
「貨幣是由三種基本要素所構成的一套社會協作體系和公共産品」
國家法律支援的一種抽象價值單位:
貨幣作為一種抽象的價值單位,其價值並不來源於它本身(例如,一張紙幣的製作成本遠低於它所代表的價值),而是來源於人們對它所寄予的信任。這種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家法律所賦予和保障的。
首先,國家法律明確了貨幣的法定地位。在大多數國家,法律規定了國家貨幣是唯一的合法支付手段。這意味著,如果你拿著一張國家法定的紙幣去購買商品或服務,賣方必須接受這種支付方式。
其次,國家法律保護了貨幣的信用。大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或類似機構有責任維護國家貨幣的穩定,包括控制通膨和防止嚴重的經濟危機。這些努力都有助於保護貨幣的信用,並讓人們相信持有貨幣是安全的。
最後,國家法律賦予了貨幣一種特殊的地位。只有國家機構有權發行貨幣,而任何未經授權的製造或複制貨幣的行為都被視為非法。
因此,當我們說貨幣是由國家法律支援的一種抽象價值單位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強調貨幣的法定地位,以及這個地位如何幫助維護貨幣的價值和信用。
一個社會成員相互交易時跟蹤和記錄信用或債務餘額的記帳體系:
在古代的貿易系統中,沒有貨幣的情況下,人們是如何進行交易的。他們可能通過物物交換的方式進行交易,比如,我給你一隻雞,你給我一袋米。
然而,這種交易方式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找到具有相互需求的交易夥伴,這也被稱為 「雙重巧合的需要 (the Coincidence of Wants)」,這在很多情況下是非常困難的。其次,我們需要確定交換比率,也就是說,一隻雞值多少袋米?這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發明了貨幣。 貨幣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記帳體系,它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和記錄信用或債務餘額。 比如,如果你為我提供了一項服務,但你可能不會馬上要求我為你提供等價的服務。相反,我可能會給你一張債務證明,也就是貨幣,標明我欠你一項服務。在未來的某個時間,你可以使用這個債務證明讓我或其他接受這個證明(貨幣)的人為你提供等價的服務。
總的來說,貨幣是一個社會成員相互交易時跟蹤和記錄信用或債務餘額的記帳體系。它使得交易變得更加簡單和有效,也使得價值的衡量和轉移變得更加容易。
債權人將特定債券關係轉移到第三方的標準化表徵(Token):
要理解貨幣是債權人將特定債券關係轉移到第三方的標準化表徵(Token),我們可以借用一個簡單的類比來理解。
假設你在一個小島上,島上的每個人都可以種植穀物、捕魚或做其他的生産活動。如果你今天幫助了我種植了穀物,我可能會欠你一個債務,比如說我承諾在將來的某一天幫你捕魚。但是,這種債務關系可能很難管理,因為我們需要記住誰欠誰什麼,以及這個債務何時可以償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引入一種標準化的表徵或記號(Token)來代表這種債務關系,這就是貨幣。比如說,我可以給你一個貝殼,這個貝殼代表我欠你的債務。你可以隨時用這個貝殼來向我索要我欠你的捕魚服務,或者你也可以將這個貝殼交給島上的其他人,讓他們向我索取服務。這樣,貝殼就成了債權人將特定債務關系轉移到第三方的標準化表徵。
在現代社會,我們使用的貨幣也是同樣的原理。當你持有一張 100 美元的鈔票時,實際上你擁有的是一種債權(現金對於發行它央行來說是一種債務),這種債權可以讓你向社會索取一定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你也可以將這張鈔票交給別人,將這種債權轉移到他們身上。
總的來說,貨幣是一種標準化的債務表徵,它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和轉移債務關系,所以當我們理解貨幣的本質是信用這句話時,我們可以把貨幣的本質看成是一種可轉讓的債或可轉讓的信用。正因為如此,現代貨幣的價值並非來自於它的物質,而是源於社會共識和對貨幣發行機構(如央行)的信任,而在進一步瞭解了貨幣的創造過程後,你會對貨幣的本質是信用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貨幣是如何被創造的?
貨幣的種類 – 高能貨幣和信用貨幣
貨幣通常分為兩大類:高能貨幣(Base money)和信用貨幣(Credit Money):
高能貨幣 (Base money),又稱基礎貨幣或中央銀行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直接發行的,有著最終支付能力的貨幣。這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硬幣和紙幣,以及儲存在中央銀行帳戶中的商業銀行儲備。高能貨幣的價值主要源於國家法律的支援和社會的信任。因為其支付能力的終結性,它通常被視為貨幣供應的基礎,雖然高能貨幣是貨幣供應的基礎,但在現代社會中,大部分貨幣供應其實是由 信用貨幣 構成的。
信用貨幣 (Credit Money),這種貨幣形式主要是由商業銀行通過貸款和存款活動創造的。當一個銀行對一個客戶發放貸款時,它實際上是在創造新的貨幣。
在現代貨幣體系中,絕大部分的貨幣是信用貨幣,換句話說,在現實世界中的絕大部分貨幣都是由商業銀行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央行。這是一個通過 “貨幣乘數效應” 完成的過程,其中商業銀行利用存款進行貸款,從而創造新的貨幣。
例如,當一個人向商業銀行存入 1000 美元,假設存款準備金率為 10%,銀行需要將其中的 10% 存入央行作為儲備,然後將剩下的 900 美元作為貸款發放出去。當這 900 美元最終被存入另一家商業銀行,那麼該銀行可以再次按照 10% 的存款準備金率,儲備 90 美元,將 810 美元作為貸款發放出去。這個過程可以反複進行,每一輪都會創造出新的貨幣。
在這種模式下,雖然每個銀行都在貸款中創造新的貨幣,但它們的總額是有限的,因為每一輪貸款的金額都會逐漸減少。這也意味著,雖然商業銀行能夠創造貨幣,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能力並不是無限的,而是受到了央行貨幣政策和巴塞爾協議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和約束。
中央銀行 – 商業銀行的二元結構
在現代貨幣體系中,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共同構成了一種二元結構,這種結構旨在平衡貨幣的發行和流通。
中央銀行 在貨幣體系中起著極其關鍵的角色。中央銀行負責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控制基礎貨幣的供應,調控經濟中的利率水平,以及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如購買或賣出政府債券,來影響貨幣供應。
當中央銀行購買政府債券時,它向市場注入基礎貨幣,增加了貨幣供應;反之,當中央銀行賣出政府債券時,它則是從市場吸收基礎貨幣,減少了貨幣供應。此外,中央銀行還會設定存款準備金率,即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或其自身必須保留的存款的比例,以影響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
商業銀行 則是貨幣創造的主要來源。商業銀行通過接受存款和發放貸款來進行業務。當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時,它實際上創造了新的貨幣,因為貸款金額被新增到借款人的銀行帳戶中,從而增加了經濟體中的貨幣供應。然而,商業銀行的這種貨幣創造能力是受限的,既受到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約束,也受到如巴塞爾協議等國際金融監管框架的影響。
這種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二元結構使得貨幣體系能夠保持靈活性和穩定性。央行通過調整貨幣政策,能夠控制基礎貨幣的供應,從而影響經濟的整體利率水平,幫助經濟應對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等風險;
商業銀行則通過貸款活動,能夠調整信用貨幣的供應,以滿足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需求。同時,由於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受到約束,這也避免了貨幣供應過度擴張,導緻通貨膨脹或金融泡沫的風險。
貨幣創造的過程
為了更直觀的體現出貨幣被創造的過程,使用資産負債表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觀察資産負債表的變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度洞察金融行為的放大鏡(為方便理解,以下圖表均為簡化模型)。
中央銀行創造貨幣 :以美國聯準會為例,美國聯準會通常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來創造美元的,公開市場操作可以理解為美國聯準會去向市場交易對手方購買資産(如國債等),然後美元就被 「憑空」 創造出來了,在疫情期間我們經歷的美國聯準會 「大放水」 其實就是美國聯準會在市場上瘋狂購買各種資産然後將美元撒到市場中去。
假設美國聯準會向商業銀行購買了 5000 美金的國債,那麼在資産負債表上呈現的變化就是:
美國聯準會購買 5000 美金的國債時,美國聯準會資産負債表的資産端多出了 5000 美元的債券,負債端則多出了 5000 美元的高能貨幣,此時高能貨幣就被 「憑空」 創造了出來,市場上從此多了 5000 美元的流動性。
我們從美國聯準會資産負債表中看到了美元被創造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使得美國聯準會的資産負債表擴張了,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增加了,這叫 「擴表」。相信大家也經常聽到 「縮表」 這個詞,所謂 「縮表」、「擴表」 中的這個表指的就是資産負債表,最近大家常聽到的加息縮表其實就是美國聯準會要收回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既然美國聯準會購買資産可以創造美元,那麼反過來說美國聯準會出售資産就可以 「銷毀」 美元,這也就會導致資産負債表的縮減,達到減少美元供應的效果。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對於商業銀行來說,貨幣的創造是通過貸款過程實現的。假設儲戶向商業銀行存入了 5000 美元,此時這 5000 美元存款對於儲戶來說是資産,對商業銀行來說卻是負債,因為它需要向儲戶不斷支付利息。
商業銀行當然不會只拿著儲戶的存款,它為了獲得利潤,會以高於存款利息的利率發放貸款,獲得存貸利差作為利潤。假設該銀行準備發放 5000 美元的存款,你會發現這個過程沒有想象中的一筆現金的轉移,商業銀行只是在資産負債表上憑空加上一筆貸款和存款,新的貨幣就這麼誕生了(當然它還需要向央行存入一筆存款準備金)。實際上,絕大部分的銀行存款都是銀行自己創造出來的,而這些被創造出來的貨幣被叫做信用貨幣,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貨幣都是這種信用貨幣。
而商業銀行可以將這個過程繼續重複下去,每一輪都會創造新的貨幣。因此,雖然初始的高能貨幣僅有 5000 美元,但通過商業銀行的存貸活動,總的貨幣供應往往會遠超過這個數額,這就是所謂貨幣乘數的效果。假設存款準備金率為 10%,則當這 5000 美元的高能貨幣全部回到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儲備金帳戶時,它所對應的存款就變成了 5000 ÷ 10% = 50000 美元,擴張了 10 倍。
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這個過程並不是無限的。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受到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和金融監管的約束。如果發生大規模提款(銀行擠兌),或者貸款無法償還,商業銀行可能會面臨流動性問題甚至導致破産。因此,雖然商業銀行有能力創造貨幣,但這個能力並不是無限的,也不是無風險的。
所以到最後你會發現,商業銀行由於可以憑空創造 「貨幣」,但是可以讓人們取出來的貨幣(高能貨幣)遠遠比不上被創造出來的貨幣(信用貨幣),這有點像在進行 「十個瓶子九個蓋」 的遊戲,也是為什麼任何一個誠實經營的銀行都經不起銀行擠兌的原因。
在現代信用貨幣體系成熟之前,任何國家都可能隨意濫發貨幣。而現在的法幣發行體制把新貨幣的發行與主權國家的債務進行繫結,每一枚高能貨幣的背後都對應著等額的國債,而國債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從而讓增發貨幣變成一件有代價的事情,理論上可以以此限制政府濫發貨幣的沖動。
但美國聯準會通過購買國債創造貨幣這件事情上,你會發現如果美國財政部不斷發行新國債借新還舊,美國聯準會不斷用新鮮的美元購買然後支付利息,這豈不是美國政府仍然想印多少錢就能印多少錢?
現代信用貨幣體系在這裡其實實行了一種分權制衡機制,美國財政部沒有印錢的權利,但有發行國債的權利;美國聯準會可以無限印錢,但沒有隨意花這些錢的權利。財政部仍然需要以市場利率來借得資金,濫發國債會導致借貸成本上升。同時,美國財政部發行國債還存在法律上的債務上限。
債務上限是由美國國會設定的,它限制了政府可以借錢的總額。當達到這個上限時,財政部將無法發行新的債券,逼迫政府通過減少支出、增加稅收來平衡其預算。如果不能解決債務上限問題,可能會導致美國國債技術性違約,這將對全球經濟産生嚴重影響。
理解了央行和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我們會發現現代貨幣體系做了一定的制度設計來防止主權政府濫發貨幣。但實踐中仍然有 「不斷借新還舊」 來規避發債成本的漏洞,而美國歷史上多次觸及債務上限時,最終總是以最後時刻提高債務上限為結局。
整個現代貨幣體系本質上仍然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國債是需要償還利息的,償還不了怎麼辦?還要花錢怎麼辦?繼續印錢還利息繼續花。當然如果你是委內瑞拉之類的小國,這種借新還舊濫發貨幣的行為隻能導致本幣貶值,並不能解決外幣債務。
但如果你的貨幣是全球最強勢的硬通貨,並且借新還舊不會有一個更大的強權讓你付出任何額外代價的話,那麼就會借錢一時爽,一直借錢一直爽。看到這你會發現現代貨幣背後的錨其實就是債務,而債務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信用,看到這你會更深的理解到 「貨幣的本質是信用」 這句話。
Makerdao 擁有創造貨幣的能力?
MakerDAO 簡介
MakerDAO 是一個執行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集超額抵押穩定幣、借貸、儲存、使用者共同治理和發展的專案,MakerDAO 最核心的就是 Maker 協議,又稱多擔保 DAI(Multi-Collateral DAI)系統,可以讓使用者使用經過協議批准的資産作為擔保物來生成去中心化穩定幣 DAI,比如抵押 10000 美元的 ETH 生成 6500 美元的 DAI。
2022 年,MakerDAO 通過了一項提案,使用錨定穩定模組(PSM)中的資金去購買美國國債 ,這個提案對 MakerDAO 來說意義重大。
延伸閱讀:MakerDAO澄清 : 33億USDC存於PSM模組,以100%抵押發行48% DAI總流通量
首先介紹一下 PSM(Peg Stability Module),這是 MakerDAO 專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PSM 的主要功能是為了幫助 DAI 維持與美元的 1:1 錨定。當 Dai 的市場價格偏離 1 美元時,PSM 將會幫助調整市場上 DAI 的供應量,以使其價格回歸 1 美元。
具體來說,PSM 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當 DAI 的市場價格高於 1 美元時,套利者可以通過 PSM 將穩定幣(由 MKR 代幣持有者投票決定,目前只支援 USDC) 1:1 地換成 DAI,相當於以折扣價換得 DAI,然後在市場上以高於 1 美元的價格出售獲取利潤。反之,當 DAI 的市場價格低於 1 美元時,使用者可以通過 PSM 將 DAI 以 1:1 的彙率換成美元穩定幣,DAI 的流通量下降從而彙率上升回到 1 美元。這樣的機制通過市場的力量自動調整 DAI 的供應量,保持其價格的穩定。
我們觀察 2022 年 MakerDAO 的資産負債表可以發現,PSM 的資産幾乎佔據了 MakerDAO 一半以上的資産,而 PSM 中幾乎都是中心化穩定幣 USDC,這也意味著 DAI 其實某種程度上是 USDC 的套殼。
但是當 MakerDAO 開始購買美國國債之後,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便是在 MakerDAO 資産負債表的資産端和負債端與美國聯準會的資産負債表反應幾乎一致(美國國債 :美元高能貨幣 vs 美國國債 :DAI 穩定幣):
那麼問題來了: 這是否意味著 MakerDAO 在分享過去只有美國聯準會壟斷的’基於美國國債創造貨幣‘的權利?MakerDAO 購買美債到底意味著什麼?
MakerDAO 是否在創造貨幣?
先丟擲答案,MakerDAO 並沒有創造貨幣,那麼錯在何處呢?
要理解其中的問題,我們需要將三個概念擺在面前:
- 央行 :以美國聯準會為代表的央行,擁有 最強的創造貨幣的能力 ,增發的貨幣都將是高能貨幣。
最簡模型裡美國聯準會是可以憑空創造貨幣的,但實踐中不行,它印的美元不能直接流入市場。美國財政部有發美債的權力但沒有印錢的權力,美國聯準會有印錢的權力但沒有隨意花這筆錢的權力。靠這樣的分權實現法幣發行以主權國家的債務為錨的目的,抑制主權政府濫發貨幣的沖動。 - 商業銀行 :擁有 通過信貸擴張創造貨幣的能力 ,創造出來的都是信用貨幣。
前文已經提到,一筆貸款獲批後,其實實際上並不會真的發生我們理解中的 「一筆資金的轉移」,而隻是銀行在自己的資産負債表中多記了一筆資産,同時多記一筆負債。銀行隻需要巨集觀地保持自己的 「核心資本充足率」 處於安全水平即可,一般要求是 8%。 - 穩定幣發行商 :擁有最簡單的業務,收取客戶的美元,對應 1:1 發行穩定幣並負責承兌。
類似 Circle 發行 USDC,Tether 發行 USDT,他們理論上不具備信貸擴張的能力,隻是替客戶保管美元,然後發行對應的美元穩定幣。MakerDAO 發行 DAI 也與它們非常接近,特別是其 PSM 模組提供的 DAI 與 USDC 的 1:1 兌換服務,如果認為 USDC 是 「美元代金券」,則 PSM 模組中的 DAI 也可以被認為是 「USDC 代金券」。
PSM 模組在流動性好的時候非常具有迷惑性,它持續地提供了 DAI 和 USDC 之間穩定的流動性。但本質上它是一個 「儲備金庫」,當所有的人都希望將自己手裡的 DAI 通過 PSM 模組 1:1 換成 USDC 時,顯然這個金庫是會枯竭的。
這個儲備金庫裡的 USDC 是屬於 MakerDAO 所有,但 MakerDAO 沒有借貸協議,沒有信貸擴張的能力,它不能也不應該將這筆 USDC 重新放貸出去,應當將這些 USDC 鎖死,只有在提供 DAI 與 USDC 1:1 兌換時才動用,正如 Circle 不能輕易動用客戶的美元一樣。
MakerDAO 購買美國國債的錢是哪兒來的?
你直接拿 DAI 去買美國國債,人家是不認的。MakerDAO 是將儲備中屬於 DAO 國庫的 USDC 換成了美元,然後購買的美國國債。
理解了基於 「央行 – 商業銀行」 的現代信用貨幣體系,我們可以看到第三個角色穩定幣發行商發行貨幣的過程是很不相同的。相較於央行憑空創造高能貨幣的能力,和商業銀行 8% 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的擴張能力,穩定幣發行商創造貨幣的能力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它就像農夫山泉 —— 我們不生産貨幣,我們只是貨幣的搬運工。
哪怕從更遠的尺度看貨幣發行,穩定幣發行商供應貨幣的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美國儲備黃金發行的美元,漸漸玩上了十個瓶子九個蓋的遊戲,隨著美元增發黃金儲備流失,蓋子的數量越來越少。
當然如果單純的只做好代金券穩定幣,發行商們都要餓死了,所以我們也接受 Circle 將自己客戶的一部分美元存款,置換成短期的美國國債。這本質上是將流動性更好的美元活期存款置換成了流動性不太好但有更高收益率的美債,好用收入支付公司的業務運營成本。MakerDAO 做的事情類似,就是將沒有利息的 USDC 儲備置換成了有利息的美債,以産生收入,養活協議。
這種行為會導致 USDC 現在也無法應對 100% 的擠兌(原先只享受活期存款利息時,理論上是可以的),也會使得 DAI 對 USDC 的錨定被削弱,本質上都是拿流動性換利潤的行為,但比起十個瓶子九個蓋,這更像是 100 個瓶子,99 個蓋 。
從資産負債表來看
此外從資産負債表的角度來看,DAI 對於 MakerDAO 來說是負債,PSM 模組中的 USDC 則是 MakerDAO 的資産。這個行為本質上是 MakerDAO 將資産負債表中的部分資産 USDC 置換成了另一種資産美國國債,這是任何一個公司或者說一個 DAO 非常正常的資産置換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既沒有憑空創造新的 DAI,也沒有把 DAI 作為高能貨幣進行信貸擴張來放大貨幣乘數。
綜上所述,MakerDAO 並沒有分享美國聯準會創造貨幣的能力。特別是美元穩定幣這種強勢的有價值尺度功能的貨幣,是非常難以創造的。這也是 BTC 最初的理想,讓去中心化的貨幣成為所有經濟的錨定物,免除人們受主權政府濫發貨幣的剝削。即便是 BTC 在替代法幣的征途上也仍是任重道遠,DAI 在替代法幣(或中心化穩定幣)的征途上同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MakerDAO 購買美債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們指出的問題是 MakerDAO 在資産端增加美債的過程中,負債端並未增加相應的 DAI,僅僅是資産的置換。
但換一種角度思考,是不是也可以認為之前有部分 DAI 的背書是儲備的 USDC,而在置換之後,有部分 DAI 的背書變成了美國財政部發行的美國國債,從而享受了美國這個主權國家的信用背書?
這種背書的切換是成立的,而且類似的事情在現實世界裡已經多次發生了。
摻雜美元背書的其它法幣們
歷史上,經濟體量較小的國家以美元為錨為自己的貨幣增加信用,是屢見不鮮的事。
二戰之後的歐洲各國
二戰之後歐洲各國全部被打得滿目瘡痍,國庫裡既沒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政府也沒有了足夠的信用去發行債券,這對穩定本國貨幣來說是非常困難的,稍不留神就容易形成競相貶值的多輸局面。當時美元站出來為世界經濟充當了穩定的橋樑,美國儲備黃金,各國儲備美元,其實也是各國借用了美元的背書,為本國孱弱的法幣增加了信用。
這個過程中美國固然佔了便宜,通過馬歇爾計劃資助歐洲恢複了生産力後,歐洲人辛辛苦苦生産東西去賺美國人的綠紙,還要還美元的利息,算是交足了鑄幣稅。但美國也不可否認地為世界經濟的恢複,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此後美元也漸漸穩固了全球核心貨幣的地位。
這個故事 Web3 化,美國儲備黃金,就是 MakerDAO 超額抵押 ETH 等核心資産去鑄造 DAI 呀;各國儲備美元,就是 DAI 儲備 USDC 呀。
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中貨幣承擔的角色是大有不同的,在經濟轉型期中國也經歷了貨幣發行的混亂,意識到通貨膨脹嚴重後果的當局很快收回了超發的貨幣。但經濟的發展需要資本,而當時中國的資本又是那麼稀缺,如何解決新發行人民幣以何為錨的問題呢?
同樣也是儲備美元為人民幣增信,中國開始提倡引進外資,而外資(主要是美元)進入中國後是不能直接流通的。實際的流程是外匯管理局收下美元,然後按匯率定向增發人民幣交給要投資的外商,外商拿著人民幣在境內投資。中國加入 WTO 之後這種趨勢更是快速增長,使得很大一部分的新發行人民幣的背書其實是美元。當然外彙管理局拿著美元也不可能坐等貶值,買了大量美債賺取利息的同時,也是通過美元和美債,為人民幣間接引入了美國政府的信用做背書。
這個故事 Web3 化,定向增發的 RMB 不就可以理解為是一種 Wrapped USD 嗎?這些通過儲備美元而發行的 RMB 借用了美元的信用。
實行聯繫匯率制度的國家和地區
最典型的就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自 1983 年 10 月 17 日在香港實施,透過嚴謹、穩健和透明的貨幣發行制度,以百分百外匯儲備保證,使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在 7.75 至 7.85 港元兌 1 美元的區間內。港元將自己變成了美元的代金券,只不過不是 1:1 的而已。
香港的金管局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干預匯率波動,由三家發鈔銀行(中銀香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進行套利活動穩定匯率,當港元即將超出 7.75 至 7.85 的窄區間時,金管局則會動用美元儲備購買港元或者拋售港元換取美元,用兩個方向的手段強行鎖定兩種貨幣的匯率。
這個故事 Web3 化,1983 年前的存量港元是金本位的,就像此前藉助超額抵押發行的 DAI;三家發鈔行的套利行為就是鏈上套利機器人在努力搬平 DAI 與其它穩定幣的差價;而香港金管局的角色,則相當於 MakerDAO 的 PSM 模組。
貨幣背書的兩種形式
從以上例子中,我們可以抽象出兩種背書的源頭:
以硬通貨(當今主要是美元)、貴金屬(主要是黃金)背書的部分為 「硬背書」。
小國以本國信用做背書的部分,則相對較弱,可以被稱為 「軟背書」。
幾乎所有的小國法幣們做的事情,都是藉助儲備裡 「硬」 的部分提升自己本幣的 「成色」,然後又在其中悄悄摻入較 「軟」 的本國信用進行稀釋,收取 「鑄幣稅」。
如果本身是不負責任的國家,如委內瑞拉,它也有一定的硬通貨外幣儲備,但在瘋狂摻水在貨幣面值上加了幾個 0 之後,那一點點硬的成份也就毫無意義了。那樣的惡性通膨無法解決外幣債的問題,只能收割本國的民眾。
如果是自身比較負責任的國家,則可以充分享受貨幣中 「硬背書」 的好處,保持幣值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慢慢摻入自身 「軟」 的成份,完成自身信用的漸進式擴張。就像貴金屬本位時代的羅馬,在帝國末期不斷摻水降低金銀幣的成色,持續收鑄幣稅收了一百多年。
把 DAI 比作小國法幣
那對於 DAI 來說,如果認為 USDC 和美債部分是外來的硬背書,它的 「軟背書」 是什麼呢?顯然是超額抵押生成的部分,這並不稱得上 「軟」,是去中心化穩定幣裡唯一經得起長時間檢驗的發行方式。這更像是一種 「硬摻硬」 的行為,把小國不斷增發貨幣摻水的 「軟」 的部分,替換成了超額抵押足額儲備的公開透明的發行規則。
超額抵押生成穩定幣的問題在於底層資産幣價快速波動時,大規模清算活動可能導致 DAI 的匯率和發行量的波動,並且貨幣供應量增長的速度也相對較慢。對 DAI 來說,這種 「硬摻硬」 的意義,更多地是藉助海量的美元流入去中心化世界的東風,快速增加 DAI 的發行量(通過 PSM 模組 100% 儲備增發),並增加 DAI 的匯率穩定性。
依靠外來信用實現發行量快速增長的意義非常重大。黃金漸漸退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工業革命之後現代社會的生産力爆炸性增長,相對於商品和服務的快速增加,黃金作為貨幣的供應量增長速度跟不上,結果形成了通縮的趨勢。通縮與惡性通膨一樣,對經濟來說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情。DAI 除了保持自身錨定的穩定之外,能在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規模增長時也相應增加發行量匹配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儲備多樣性的意義
理解了以上例子,我們發現看似 MakerDAO 在創造貨幣的過程,其實是 MakerDAO 置換自己資産負債表中儲備成份的過程。
增加 USDC 儲備:在真實世界的美元通過穩定幣不斷湧入加密世界的時候,DAI 也獲得快速增加供應量的能力。不再受限於此前用 ETH 等主流加密貨幣作為超額抵押時,供應量擴張速度較慢的困境。
增加美國國債儲備:跳過 Circle 的中介,直接享受美國財政部發行的美債的背書,若當初置換了更多的美國國債為 DAI 背書,那麼在上次 USDC 被擠兌的危機中,DAI 所收到的沖擊也會更小,這就是儲備多樣性對匯率穩定起到的積極作用。
在 MakerDAO 的資産種類中我們也能清晰的看到真實世界資産 RWA (如美國國債等資産) 的比重正在不斷增加,對穩定幣資産的依賴越來越少。
總結
從兩個角度分析完 「MakerDAO 是否分享了美國聯準會創造貨幣的能力?」 這個問題後,我們可以發現它的答案已經不再重要。MakerDAO 購買美債的行為,是它做為 DAI 的 「央行」,對自己資産負債表中資産端所配置的資産進行了置換,而這種置換能力才是關鍵的。
其實現實世界裡的各國央行,本來也具備選擇自己所配置的資産的能力。如 2008 年為了拯救次貸危機,美國聯準會開始接受住房抵押證券 MBS 進入自己的資産端;日本央行則非常神奇地通過信託基金持有了大量日企股票作為資産,以至於日本央行成為了很多大企業的最大單一股東。
所以總結下來,MakerDAO 購買美元國債的意義在於 DAI 可以藉助外部信用的能力使其背後支援的資産多元化,並且藉助美國國債帶來的長期額外收益可以幫助 DAI 穩定自身匯率,增加發行量的彈性,並且在資産負債表中摻入美國國債的成份可以降低 DAI 對 USDC 的依賴程度,減少單點風險,綜合下來是有利於其發展的,我們期待它在去中心化穩定幣的發展程式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關報導📍
美債恐丟3A信評!財長葉倫預言「血洗股市」;摩根大通指違約機率超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