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連續 26 個月下跌,顯示通縮壓力持續擴大。儘管北京持續推出刺激政策,卻因結構性挑戰與政策取向未能有效化解供需失衡,生產過剩問題反而加劇,經濟復甦前景蒙上陰影。
(前情提要:翻牆炒幣違法!中國裁定海外加密投資獲利全充公,律師怎麼說?)
(背景補充:中國股市全線跳水,北京將放手人民幣大幅貶值應對川普貿易戰?)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儘管北京推出多項刺激政策試圖穩定經濟,但中國工廠產品的出廠價格已連續 26 個月下跌,顯示通縮壓力持續加劇。
與以往經濟衰退時期以抑制產能過剩為主的策略不同,這次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選擇堅持製造業驅動模式,認為美國式的消費驅動成長過於浪費。然而,此策略未能有效化解問題,反而加劇生產過剩與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專家警告,如果無法果斷採取措施遏制通縮螺旋,一旦通縮預期固化,中國經濟可能陷入長期低迷的衰退狀態。
PPI 連續下滑:26 個月創新低
中國 11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 2.5%,這已是連續第 26 個月下跌,平減指數同樣連續六季處於負值,創下 1990 年代末以來的最長紀錄。價格持續走低不僅壓縮企業利潤,還對投資與就業市場帶來潛在威脅。
部分分析認為,供應鏈內部價格的下降,反映出中國經濟的需求疲弱。而當價格持續下滑,企業傾向進一步削價求生,形成惡性循環。美國智庫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人普萊姆(Penelope Prime)形容:
這就形成惡性循環。
刺激政策未奏效:消費疲軟問題浮現
中國政府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降息、發債紓困與貨幣寬鬆信號,但僅在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方面發揮作用,對促進內需與提振消費效果有限。政策觀察人士認為,這些措施更多著眼於短期問題,未能真正破解結構性挑戰。
對比 1990 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曾果斷進行產能調整,包括關閉大量國有企業,最終成功遏制通縮擴散。然而,這次面對類似危機,北京領導層似乎選擇維持高製造產能。熟悉北京決策人士分析指出,習近平認為消費導向的經濟模式並不適合中國,因而堅持以製造業為核心的成長戰略。
康奈爾大學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
「當價格下跌形成一種普遍預期時,經濟刺激的有效性將逐漸減弱。這對政策制訂者提出更高挑戰。」
美中貿易緊張加劇:外部壓力持續升溫
除內部挑戰外,中國還需應對外部環境惡化的風險。美國總統大選將至,若川普重返白宮並掀起新一輪貿易戰,中國對美出口將進一步受限,製造業面臨的庫存壓力可能再度升高。
此外,中國製造業品牌近期在美國遭遇嚴格審查,例如 TP-Link 等知名企業傳出將因國家安全疑慮被禁止銷售,顯示中美科技脫鉤的趨勢加速進行。出口限制不僅削弱中國的市場機會,更可能成為製造業庫存與價格壓力的催化劑。
社會動盪壓力增大:經濟與穩定的雙重挑戰
經濟壓力已逐漸轉化為社會問題。今年以來,中國多地發生暴力事件,凸顯社會對經濟現狀的不滿情緒升高。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會議已明確要求「確保社會穩定」,並加強對民生保障的關注。
維也納大學顧克禮教授分析,經濟停滯與民眾不滿情緒交織,正在對中國的社會穩定構成潛在威脅。「中國如果黨不能保護人民,也無法帶來經濟成長─這兩件事是其統治正當性的基礎─那麼黨就會面臨問題。」
企業削價競爭:解套反成困局
學者指出,過度依賴產能擴張而非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讓中國製造業陷入惡性競爭。當需求不足時,無論削價幅度多大,都無法根本解決庫存積壓與利潤萎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