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關稅風波暴露出政策不確定性對市場信心的衝擊,華爾街罕見的「集體吐槽」。
(前情提要:川普對中國祭104%關稅!比特幣下殺7.5萬,道瓊高開1400點後倒跌,標普失守5000點大關 )
(背景補充:誰在川普背後推動關稅:「中路好戰角」經濟學家納瓦羅 )
Pershing Square 的創辦人億萬富翁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向各國領導人發出警告:「別等開戰才想談判,現在趕緊打電話給總統。」
阿克曼的警告不僅僅是誇張 —— 而像是一種懇求。
幾天前,川普總統的關稅計劃就像重磅炸彈,炸得全球市場一片狼藉,美國股市一週內蒸發 6 兆美元市值,道瓊斯指數在週一創下 2595 點的史上最大日內波動。油價下跌,利率下調,通膨隱憂卻揮之不去,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信心滿滿地宣稱「關稅是件美妙的事」,但華爾街的巨頭們卻坐不住了,紛紛開麥,形成了一段華爾街的關稅交響曲。
2025 年 4 月 6 日,阿克曼在推特上發表了帖子:「通過對我們的朋友和敵人徵收大規模且不成比例的關稅,我們正在同時對全世界發動一場全球經濟戰。我們正在走向一個自我誘導的經濟核冬天。」
面對川普政府不斷升級的關稅政策,Ackman 並不是唯一一個拉響警報的,眾多華爾街大佬紛紛公開反對擴張性關稅政策,哪怕曾支援他,或是希望在他的政府下放鬆監管和經濟增長。
高盛前 CEO 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也發出疑問:「為什麼不給他們一個機會呢?」建議川普應該讓各國就「互惠」關稅率進行談判。
包括博阿斯・韋恩斯坦(Boaz Weinstein)、Gerber Kawasaki 執行長兼總裁 Ross Gerber 和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紛紛出來發言。
博阿斯・韋恩斯坦(Boaz Weinstein)預測「雪崩真的才剛剛開始」。戴蒙直言:「這個問題解決得越快越好,因為一些負面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累積起來,很難逆轉」,警告美國的長期經濟聯盟可能會發生災難性的分裂。Gerber 稱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關稅政策「具有破壞性」,稱它們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可以明顯看出即便是那些習慣於市場波動、甚至曾支援川普的金融巨頭,如今也開始擔心這場關稅戰可能引發不可控的連鎖反應。
越來越多的批評是在川普沒有提供任何跡象表明他準備收回定於 4 月 9 日開始的懲罰性貿易改革之際發生的。市場可以容忍不確定性,但容不下以強權為底的「政策投機」。而華爾街這次的集體發聲,恰恰說明資本不願為政治豪賭買單。
橡樹資本聯席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在接受彭博採訪時指出,關稅政策改變了全球貿易和經濟的既有模式,導致市場環境變得更加複雜。投資者需要考慮一系列未知變數,例如關稅可能引發的通貨膨脹、供應鏈中斷、貿易伙伴的報復措施,以及這些因素對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的潛在影響。
馬克斯的警示,實則透露出整個專業投資圈的焦慮,當政策主導凌駕於市場規則之上,傳統的分析框架正在失效,連最老練的基金經理也必須重新學習如何在一場全球經濟博弈中下注。
在 2025 年 4 月 3 日的時候華爾街對川普關稅政策的立場仍顯分歧。多頭陣營如 Fundstrat 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認為,市場此前的調整已屬超跌,一旦政策走向明朗,或將觸發「V 型反彈」。而空頭則警告風險加劇,Yardeni Research 將關稅比作「破壞球」,高盛上調美國衰退概率至 35%,LPL 和 Wedbush 則擔憂滯脹陰影、企業盈利承壓及汽車產業面臨重創。
與此同時,中立派更多強調風險管理,指出部分利空已被市場計價,後續走勢關鍵取決於關稅的執行力度與製造業的實際韌性。然而,隨著市場劇烈震盪、恐慌情緒升溫,原本尚存觀望態度的聲音也開始轉向,質疑川普關稅政策的聲浪明顯增強。
儘管肯・費舍爾(Ken Fisher)對川普在 4 月初推出的關稅計劃毫不留情地批評為「愚蠢、錯誤、極端傲慢」,但他依然保持一貫的樂觀態度。他認為,「恐懼往往比現實更可怕」,這場風波或許只是類似 1998 年的一次市場修正,最終可能帶來高達 26% 的年化回報。
以做空次貸危機聞名的《大賣空》原型人物史蒂夫・艾斯曼(Steve Eisman)警告稱,市場尚未真正反應川普關稅政策的最壞情形,當前不宜「逞英雄」。他直言,華爾街過於依賴「自由貿易有益」的舊正規化,面對一位打破傳統的總統,難免失措。
他坦承自己也因做多損失慘重,指出市場充滿「虧損者的怨氣」。艾斯曼還強調,當前政策試圖修補自由貿易下被忽視的群體,而華爾街不該對此感到意外,因為川普「早就說過要這麼做,只是沒人當真」。
在眾聲喧譁中,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強調,關稅本質上是一種「最大化槓桿」的談判籌碼,而非長期施加的經濟壁壘。他反問道:「如果關稅真的那麼糟糕,為何我們的貿易伙伴也在使用?如果它只會傷害美國消費者,為何他們如此緊張?」在他看來,這是一場針對中國「低成本、奴工與補貼」體系的反擊。
然而,現實中貝森特似乎並未在決策中發揮關鍵作用,更像是政府內部用於安撫市場的「發言人」,關稅引發的劇烈波動其實也已在白宮內部引起警覺。
這場關稅風波暴露出政策不確定性對市場信心的衝擊,華爾街罕見的「集體吐槽」。無論立場如何,多數聲音都在質疑甚至怒懟政策的激進與草率。分歧的背後,其實是對政策邏輯和執行節奏的普遍不滿,而真正該被討論的或許是信心如何在混亂中重建?
📍相關報導📍
馬斯克大罵川普關稅顧問:腦袋比磚頭還蠢,特斯拉股價今年已大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