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eb3.0 時代,將個人的身份內容歸於用戶自身,使用戶對自身的身份數據擁有所有權已成為一種趨勢。
(背景補充:DID 是 Web 3.0 的真正起點,透視去中心化奧秘)
在互聯網發展初期,用戶規模不大,主要用於各種資訊的分享,但隨著用戶的規模擴大,互聯網的作用越來越大,而其中身份系統這塊基礎內容的缺失,導致發生各種網路暴力事件以及肆無忌憚的人肉事件。由此,身份系統逐漸開始建立起來,將人們在網路上的身份與現實中聯繫起來。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用戶個人數據的價值被不斷發掘出來,導致產生的許許多多互聯網巨頭,比如靠廣告收入成為互聯網巨頭的 Google,Fcebook 等等。
由此可見,身份系統以及個人數據在互聯網時代價值巨大,但這些價值並不屬於用戶本身,而是被大公司所控制,並且其中存在數據隱私洩露的問題。如今,影響數億乃至數十億人的數據隱私洩露事件卻比比皆是。以下是近 10 年發生過的幾件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 Adobe:2013 年 10 月和 2019 年 10 月,影響:1.53 億用戶記錄;
- LinkedIn:2012 年(和 2016 年),影響:1.65 億用戶帳戶;
- MySpace:2013 年;影響:3.6 億用戶帳戶;
- 雅虎:2013-14 年;影響:30 億用戶帳戶;
- eBay:2014 年;影響:1.45 億用戶;
- Adult Friend Finder:2016 年 10 月;影響:4.122 億個帳戶;
- Facebook :2021 年 4 月;影響:5 億用戶。
目前,數據隱私相關問題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問題,基於這種情況,在 web3.0 時代,將個人的身份內容歸於用戶自身,使用戶對自身的身份數據擁有所有權已成為一種趨勢。
01 DiD 是什麼
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去中心化身份體系),作為一種新的身份標識,由傳統的中心化身份衍化和派生出來,指去中介化,個人或組織完全擁有的自身數字身份的所有權,控制權以及管理權,將這部分權利完全歸於用戶自身。
優點
1.數據的所有權
數據(比如交易記錄,擁有的 NFT 及等資訊)完全由所有者自身控制,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第三方參與其中,關於你身份的任何資訊都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沒有你的授權,任何人或者公司都無法獲取。
2.數據整合
web2.0 時代,用戶登錄不同的平台,需要不同的帳號和密碼。而在 web3.0 時代,用戶通過單個錢包,便可以授權登錄不同的平台和網站。用戶的操作越多,數據便越多,數據越多,便可以更好地反應自身的信譽系統,風險偏好以及償貸能力等等一系列性格特徵。
目前存在的問題:
1.隱私和透明度
雖然數據是自己的,但由於區塊鏈的公開性,有些人會專門追蹤 KOL的 錢包地址,跟進 KOL 的每一步操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帳戶資產和各種操作,甚至可以和本人線下對應起來,對於個人來說,極端情況下,自身安全可能也會出問題,有時還要面對輿論壓力以及道德譴責。當然,新註冊帳號可以部分(只要是大資金移動,就會被關注)避免這種情況。
2.數據量龐大
由於區塊鏈的不可篡改以及永久性,使得用戶的數據會非常龐大,各種資訊混合在一起,有效資訊的篩選會變得非常困難。對於想要用用戶數據來進一步進行有效利用的其他公司來說,難度會增加很多。
3.監管問題
新技術的出現,一般會出現各種法律法規短時間跟不上的問題。
以上是總結的 DID 的部分優缺點,如果你有其他的觀點,歡迎進行補充。
02 基於數位身份的應用
從前面我們可以知道,DID 作為一種底層基礎設施,更多的價值,其實並不是來自於自身,而是基於其產生的一系列數據所產生的價值。下面簡單盤點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相關應用。
錢包
對於大家來說,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錢包,用於各種交易以及網站的授權登錄,雖然目前不像交易平台那麼暴利,但作為 web3.0 的入口,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代表應用 Metamask,imtoken,TokenPocket 等等大家所熟悉的錢包。
憑證類
用戶通過完成平台發布的鏈上任務來獲得獎勵(nft 或者 Token),此類代表有 RabbitHole,Project Galaxy,POAP 等。
聲譽系統
用戶在特定的生態系統中創建身份並進行彼此交流,通過用戶自身的鏈上行為以及數據增加自身的聲譽。比較好理解的是中心化的推特,此類代表有內容創作平台 Mirror 以及 21 年底短期熱過幾天的 Monaco。
此外還有域名系統 ENS,將鏈下身份與鏈上身份相結合的身份提供商 BrightID,將鏈上數據應用於 DeFi 信用借貸,甚至是治理等方面的各個應用。
📍相關報導📍
乾貨|去中心化身份 DID 賽道最細梳理+ DID 靈魂三問
區塊鏈與身份自主權 | 一文看懂「去中心化身份 DID」概念與機制
Vitalik 發表聯合論文《去中心化社會:尋找 Web3 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