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期待美國聯準會救市,但經濟學家指出,通膨是當前關鍵問題,短期內美國聯準會不會干預,美國聯準會需等待經濟資料反應關稅影響後才可能採取行動,而該影響要數月才能體現。本文源自 華爾街見聞 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轉載。
(前情提要:川普暫緩關稅鬧烏龍》比特幣插針8.1萬、美股坐雲霄飛車,聯準會5月降息預期急升 )
(背景補充:Arthur Hayes:若美債波動率MOVE指數升破 140,Fed將被迫降息重啟印鈔 )
川普關稅大棒,引發各國連環反制,全球金融市場暴跌。投資者紛紛把目光轉向美國聯準會,希望這個關鍵角色能出手救市。
不過,多位多位美國聯準會觀察人士指出,不要指望美國聯準會會干預,因為他們不能急。美國聯準會官員會等到經濟受實質性影響後再降息,而該影響要數月時間才能在官方資料中體現出來。
通膨還沒下去,美國聯準會不能急
美東時間週一,綜合媒體訊息,經濟學家和分析師指出,美國聯準會目前更擔心的是另一件事 —— 通膨。資料顯示,美國聯準會偏好的核心通膨指標(PCE)在 2 月仍高達 2.8%,遠高於 2% 的目標。而值得一提的是,關稅有可能會推高物價。
換句話說,美國聯準會現在面臨兩難局面,降息,能救市場,但可能讓通膨更加失控。不降息,通膨穩了,但市場可能進一步動盪甚至帶來經濟衰退。
這也正是多位美國聯準會觀察人士判斷,短期內別指望美國聯準會救市的原因。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Michael Gapen 表示:
「如果我們不陷入經濟衰退,美國聯準會將很難在短期內解決通膨問題。美國聯準會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維持利率不變。」
美國聯準會理事庫格勒週一表示,關稅對通膨的影響比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更為緊迫。
前美國聯準會副主席 Lael Brainard 也指出,通膨讓美國聯準會陷入困境,因為通膨壓力還在,在經濟和就業開始有疲軟跡象之前,美國聯準會很難出手支援勞動力市場,這是美國聯準會面臨的一種最棘手的局面。
彭博經濟學家 Anna Wong 指出,如果美國聯準會擔心通膨預期失控,就像 2022 年一樣,就算股市跌 20%,也不會動搖它維持緊縮政策的決心。
市場判斷呼應了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言論。他上週五表示,美國聯準會不會急於對市場動盪做出反應,官員有義務保持通膨預期穩定。他說,利率處於有利位置,讓官員有時間評估川普的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根據目前的資料,經濟仍處於良好狀態,但他並未提及股市持續下跌。
市場不能光是跌,還得出現流動性危機
從歷史上看,美國聯準會官員在市場或者經濟遇到嚴重危機時,會果斷出手來穩定局勢。
有時,他們不一定等到原定的開會時間,有時候會臨時加開會議、緊急降息,就是為了防止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比如最近一次的例子,就是 2020 年 3 月疫情剛爆發的時候。
除了降息,美國聯準會還可以使用「臨時貸款工具」,當市場上資金突然變得很難借、流動性緊張時,美國聯準會就會快速把錢借給銀行、金融機構,防止信用市場陷入癱瘓。
儘管近期全球股市暴跌,市值蒸發上兆美元,不過,金融市場的痛苦尚未顯現出可能導致美國聯準會干預的流動性不足現象。
當然,如果市場進一步失控,比如美債市場失靈、金融體系其他關鍵部分流動性枯竭的跡象都可能促使美國聯準會採取行動。
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 James Knightley 表示:
「除非市場失調引發金融穩定風險,否則我認為美國聯準會現階段不會介入。」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如果這些警告訊號確實出現,美國聯準會更可能選擇採取具體的貸款工具,而非一上來就動用降息來應對。比如 2020 年疫情剛爆發時,美債市場一度陷入恐慌性拋售,美國聯準會立馬啟動了大規模購債計劃,再比如 2023 年矽谷銀行倒閉後,他們推出了緊急貸款機制幫助銀行穩住陣腳。
Wrightson ICAP 首席經濟學家 Lou Crandall 表示:
「如果金融壓力進一步加劇,美國聯準會的策略是直接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通過利率來填補所有漏洞。」
斯坦福大學金融學教授 Darrell Duffie 表示,他與紐約聯儲工作人員進行的研究表明,當宏觀經濟波動加劇時,美債流動性確實會下降,就像現在的情況一樣。當交易商被市場活動壓垮,無法維持其作為中介的角色時,就會出現引發警報並需要支援的市場功能障礙。不過,這種情況尚未發生。
還有分析師指出,美國聯準會在緩解與白宮政策相關的擔憂方面能做的有限。德意志銀行高階美國經濟學家 Brett Ryan 表示:
「這不是美國聯準會可以解決的問題。真正的熔斷器是川普政府,他們不會退縮,而是加倍下注,所以你會看到市場做出相應的反應。」
📍相關報導📍
聯準會鮑爾喊「不急降息」,美國經濟還很強;川普回應:動作太慢了